第八十三集团军某旅修理技师田福清——
“有实力才能有底气”
■王渤然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 越
深秋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照进修理工间。操作台前,第83集团军某旅修理技师、三级军士长田福清对某型设备进行检修。面对复杂的电路板,田福清聚精会神地逐一分析检查。看到信号调通后,他长舒一口气。抚摸着陪伴自己多年的维修设备,他的思绪回到刚入伍的那段时光。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许三多的形象深入人心。从那时候起,田福清内心升腾起一个梦想——参军入伍。当年底,他梦想成真来到军营。
然而,誓要在军营建功立业的田福清,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我来部队是要当‘兵王’的,而不是修电路板!”新兵下连后,田福清被分到装备修理室。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电路板和枯燥无味的专业书籍,他内心感到失落,甚至想过“逃离”。
一次训练间隙,田福清独自坐在角落,望着眼前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装备部件,暗暗发起了呆。
班长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主动凑上前去和他谈心,一边聊起《士兵突击》中的情节,一边与他分享自己在修理岗位上的经历。
很快,两人在聊天中关系变得融洽。见状,班长话锋一转,对田福清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学习足够努力,敢于挑战自己,在每个岗位都可以成为‘兵王’。”
在班长的鼓励下,田福清重拾信心。他决心努力拼一回,把岗位职责履行好,把维修技能磨练好,成为一名装备维修领域的“兵王”。
理论基础薄弱,田福清找来各类专业书籍埋头苦读;装备型号繁多,他仔细对照操作手册,一点点研究背记电路图集;遇到技术难题,他向技术干部求教、打电话向厂家咨询、申请赴厂接装跟训……不到2年时间,他便熟练掌握了10余种装备故障维修技能,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在各类比武演习中取得好成绩。
在该旅,哪里有维修技术难题,哪里就会有田福清的身影。他常说:“作为装备保障人员,有实力才能有底气,才能做到随时能保障,随时保打赢。”
一次,上级临时通知,将列装不久的应急指挥车用于指挥演练。时间紧、任务重,田福清主动请缨担负攻关小组的负责人。连续几天,他在指挥车内对照随车资料和操作数据,逐个接口进行检查调试。终于,在演练的前一天晚上,各项测试数据全部通过,指挥车顺利投入演练。
“真上了战场,一个人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满足整支部队的装备保障需求。”田福清深知,战时保障必须培养一大批修理保障能手,才能形成人才辈出的装备保障骨干梯队,实现战斗力的整体跃升。
这些年,田福清将自己所学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战友,先后培养出20余名技术能手。他们在演训一线经受摔打磨练,成长为能挑大梁的战场保障生力军。
上图:田福清正在检查装备。
潘 劲摄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