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文艺创作传承创新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观察      2024-01-30 11:26:00

贾 澎

“第二个结合”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文艺创作传承创新,要在文艺创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第二个结合”,守住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文化根脉。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肥沃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得益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文艺创作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滋养,具有自我发展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同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文艺创作具备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中华文化特质。通过文艺创作在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让中华文明持续闪耀,让世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因此,新时代文艺创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守住文艺创作的文化根脉,让新时代文艺创作有更加博大宏阔、厚重深远的历史纵深。

坚持“第二个结合”,坚定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优秀遗产,在文艺创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增进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第二个结合”,铸牢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守正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结合的必要性,又有结合的可能性,因而能够在“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在文艺创作领域,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考社会现象、指导文艺创作,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同时,要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化结晶,蕴含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文化精髓,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厚基础,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铸牢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守正之基。

坚持“第二个结合”,拓展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创新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文艺创作中坚持“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艺创作需要在把握时代脉搏基础上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既有厚重底蕴又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形成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坚持“第二个结合”,塑造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审美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审美上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审美经验,是赋予文艺创作灵魂的点睛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这一重要论述高度凝练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特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文艺创作,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在文艺创作中要传承好、保护好、活化利用好中华传统文艺样式的审美风格,将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审美元素自觉融入创作理念和作品肌理,提升文艺作品形式与内容的中华审美意味,增强文艺作品的生命力,真正做到守正创新,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以“第二个结合”坚守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在新时代繁荣文艺创作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自觉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繁荣文艺创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