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歌丨“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5-15 08:47:52

    “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

    ■冯  伟

    “应知重实际,平地起高楼。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这是陈毅同志《示儿女》中的诗句。

    诗以言志。陈毅诗作如此,行为亦如此。上海解放后,他出任上海市市长,父母从四川老家来到上海。一次,两位老人邀请侄子陈仁农陪同出去逛逛。陈仁农为了方便,私下联系陈毅秘书备好车。陈毅知道后立刻出面制止,并诚恳地对父母说:“我是你们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革命纪律。”他与父母“约法三章”: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二不要借用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三没有特别的事,不要随意外出。两位老人回老家后,陈毅再次“约法三章”:一是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二是找普通民房住,不得向机关要房子;三是安家事宜自行解决。

    每次调动工作,陈毅除自己心爱的书籍外,一概不带其他东西。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把公家的东西带走,占为私有。”有一年,中央决定派陈毅出国访问,服装都制好了,他因患病未能成行。他即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制装费全部由他自己负担,如数退给承办单位。他说:“我们决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纯粹的党员,不沾一点灰星。陈毅如此,很多开国将帅也是如此。余秋里把原则当作共产党人的脊梁,“在原则问题上,就是要六亲不认,我绝不做违反原则的事”。侄子考军校、侄女当兵,他丝毫不搞特殊。很多人感叹,在余秋里那里,“近水楼台不得月”。黄克诚对他的亲属反复强调这样一条“家规”:小车是国家配给我办公用的,不能私用。家属子女坐着公家的小车“抖威风”,不是我们党的作风,万万要不得。有诗歌赞曰:“党内夸刚正,人推黄克诚。”

    大公无私,彰显崇高境界。1955年,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但他艰苦朴素的作风始终不变。他经常说,住房的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要时时刻刻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他去世前留下遗嘱:“我死了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经济状况很是不好,毛泽东准备向时任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借2500块大洋。徐海东了解到情况后,马上从仅有的7000块中拿出5000块送给中央,并坚定地说,我们哪怕不吃不喝、挨饿受冻,也要支援中央。

    公私分明,彰显品行操守。1952年的一天,警卫员给彭德怀泡茶,他发现茶叶不对,一听是管理科送来的就火了:“管理科送来的茶叶,是招待客人的。我个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叶呢?事情不大,可是个原则问题,这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吗!”彭德怀要求茶分开放,个人喝茶绝不从公家茶罐拿。

    克己奉公,彰显纪律自觉。唐亮将军生活朴实,为人诚实,工作扎实。一天,他深刻反省,写检讨一份:“写私信用公家信封若干,信纸若干,墨水若干等。”秘书不以为然:“区区芝麻小事。”唐亮正色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荣辱成败,多在公私之间。毛泽东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 共产党人、革命军人一定要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开国将帅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作者:冯伟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