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6-26 16:34:31

  “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向贤彪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产生了许多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抗战歌曲,其中有一首名为《二月里来》,不仅旋律优美、打动人心,而且歌词中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歌中唱道:“打鬼子的方法呀,有多种,在后方生产也是一样……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当时,在我们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他们当中,有千千万万浴血奋战的抗日勇士,也有不计其数以各种方式为抗日出力的各界民众。正是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才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在“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的队伍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他的名字叫刘玉厚,绥德县郝家桥村人。当时,刘玉厚家里有52垧山地,除了10垧自家地在村内,其余42垧租地都在离家6里之外的地方。为了多打粮食支援抗战,他起早贪黑把地整理得井井有条,还不断改良农作物种植方法,提高粮食产量。打的粮食除了少量自家留用外,全部上交了公粮。

  在刘玉厚等人的带动下,绥德分区开展了比学赶超的劳动竞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成果。时任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回忆:“真是‘前囤子凸堆,后囤子满’,为巩固边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支援前线,打下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绥德县春耕生产群众动员大会上,刘玉厚被评选为绥德县劳动英雄。

  在太行山根据地,有一支以挖煤为主支援抗战的生力军,领头人名叫黄祥墟。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缴获了大量机器设备。如何利用这些设备支援抗战?党组织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曾经在苏区办过工厂的黄祥墟。“矿井就是战场,多挖一吨煤,前线就多一份支持……”正是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黄祥墟带领矿工们夜以继日连轴转,多挖煤炭为抗战,使青城煤矿得以快速发展,煤产量不断增加,不仅保障了周边地区百姓的生活,还成为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在“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的队伍中,还有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数万侨胞。卢沟桥的枪声,成为他们回国参加抗战的号令。许多人毅然放弃海外的家业和优裕生活,回到祖国,或拿起武器直接奔赴抗日战场,或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祖国人民抗击日寇。他们当中,有训练有素的航空技术人员,有经验丰富的机械工程师,有技艺高超的医护人员、卡车司机,还有不畏艰险的新闻记者……其中响应号召组建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先后有3200余人回到祖国抢运战需物资,其中有1000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疾病为国捐躯。

  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在这支“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的队伍中,每个人虽有职业、岗位的分工,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各行各业的人们舍“小家”为“大家”,舍性命为国家,用拳拳报国心、威武中国志,扛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至今仍回响不绝,激荡奋进力量。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今天的中国,正坚定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这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伟大远征。我们每一个人当不忘历史、不负先辈,无论身处何地何处,无论从事何职何业,都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点点微光必将汇聚成磅礴伟力,成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强大助力。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