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战役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7-10 16:02:38

  林南战役

  ■孙志云

  1943年5月,国民党军庞炳勋、孙殿英等部投敌后,即纠合豫北伪军杜淑等部组成伪第24集团军,下辖暂编第5、第6、第7军和独立第1、第2旅及太行保安队等部,分布在新乡至安阳间平汉铁路上各要点及其两侧地区,配合日军进攻我抗日根据地。

  7月10日,盘踞平汉铁路西的伪暂编第5、第7军和太行保安队共2万余人,在日军第35师团3个步兵大队配合下,侵占我太行区的林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为歼灭侵占该地区的伪军主力、重新开辟太南抗日根据地,第129师贯彻八路军总部的作战意图,决定以太行军区、冀南军区主力一部和冀中警备旅发起林南战役。

  战前,在南起辉县西平罗、四寨,北至林县姚村这一区域内,日军和伪军总兵力达2万余人。虽然敌军兵力是我军3倍,但其部署较为分散,且伪军内部动荡不稳,与日军亦有矛盾。鉴于此,第129师决定以优势兵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林县城及其周围据点的伪军主力,然后在有利条件下扩大战果,继续消灭林县以南各据点伪军。此次作战分为东西两集团,具体部署为:以第13、第771团全部和第1、第10、第34团、警备旅第2团各一部为东集团,向林县城北之姚村、城东之横水和城东南之东姚等地伪军进攻;以第769团(附山炮连)、第20团、警备旅第32团全部和第2、第3、第32团各一部为西集团,向林县城及其西南的合涧、原康等地伪军进攻。另以师部特务营一部、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义勇军结合地方武装,向水冶、观台之线积极活动,阻击由安阳可能出援之敌;以抗大第6分校组成的武装工作队,在东姚、临淇、原康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牵制和袭扰敌人;以太岳军区部队向白晋路之敌出击,以策应主力部队作战。

  8月18日0时30分,战役正式打响。我东集团避开敌前哨据点,以主力插入敌纵深,包围林县城东北的南北陵阳、东西夏城等伪军据点,以吸引林县城伪军的注意。西集团乘势集中主力向林县城及城西北外围据点发起进攻。至天明,伪军数次反扑均被我击退或歼灭,但仍凭借第24集团军前敌指挥部和保安司令部核心阵地顽抗。战至中午,林县城之伪军全部被歼,城内残留的头道营之日军据点被我包围。

  当日夜,我军集中力量对头道营之日军据点展开进攻,敌人趁夜暗退往县城南关据点待援。19日,林县城郊外围据点亦全部肃清。在西集团向敌发起进攻的同时,我东集团除准备阻击由安阳出援之敌外,先后攻占南北陵阳、东西夏城、姚村等据点。20日,我东西两集团乘胜南下,扩大战果。东集团收复东姚集,攻占李家厂,横扫鹤壁集、西鹿楼以西地区;西集团收复合涧、原康,进击临淇,攻克西平罗、南平罗。

  24日,安阳出援的1000余名日军进抵林县,辉县出援的400余名日军到达临淇。26日,敌从林县、临淇出动进占原康,并西进至连家坡一带,在遭我西集团的迎头痛击后,于当晚渡河撤回林县。是时,秋雨连绵,山洪暴发,渡河日军被河水淹没冲走者达100余人,我军亦因渡河困难而停止追击。林南战役至此结束。

  此役历时9天,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攻克据点80余处,解放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拥有4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战后,《新华日报》太行版在《评八路军豫北大捷》一文中,称“林南战役是太行山上3年来继百团大战之后最大的一役”。林南战役使林县南部、辉县北部的敌人遭到毁灭性打击,巩固了刚刚创建的林县、汤阴、汲县、淇县、辉县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继续向南发展打开了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