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歌丨为祖国“深潜”,他构筑起一座受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8-07 08:50:27

平生“尽付无言高歌”

■李高健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今年6月29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骨灰安放仪式在广东汕尾举行。墓碑后面的石头上镌刻的这几行字,不仅浓缩了他为国“深潜”、科研报国的壮丽人生,更是他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1988年,已过花甲之年的黄旭华毅然亲自登艇,参与中国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黄旭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写下这首充满豪情的小诗。

“痴”,是为了科学;“志”,是为了祖国。

“旭日东升,荣耀中华。”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青年时期投身中国核潜艇事业。上级领导对黄旭华等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黄旭华坦然接受:“参加核潜艇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不希望出名。”

“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胸怀满腔热血和无限赤诚,黄旭华为祖国“深潜”了一辈子,“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编入海军进入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

1987年6月,上海《文汇月刊》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这篇作品开篇就说到,主人公当然有个名字,但是如果作者不把他的名字隐去,他就不会接受采访。中国核潜艇研制的故事第一次以这么长的篇幅呈现在世人面前,黄旭华的感人事迹也第一次为人所知。

“家人不知道我在外做什么,父亲去世我也没有回去……”曾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两全,你是怎样理解的?他淡然回答:“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无怨无悔的使命背后,有他一生难解的乡愁,更有对事业的追求:“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孝。我虽然没有遵守‘常常回家看看’的诺言,但我恪守了要严守工作机密的承诺,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理解、谅解我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功勋卓著的光环之下,黄旭华谦虚地说:“我这一辈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整个核潜艇研制团队……”

2014年,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军旅艺术家阎肃为黄旭华献上这样的礼赞:“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卅载呕心研潜艇深海蛟龙惊世界,一生矢志卫海疆大国重器铸功勋。”黄旭华用砥柱一样坚强的力量、青山一样不朽的功绩、水晶一样高洁的灵魂,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熔铸于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中,构筑起一座受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作者:李高健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