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八办民兵宣讲排”创新开展情景教育——演经典剧目 做红色传人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8-15 10:46:50

  甘肃省兰州市“八办民兵宣讲排”创新开展情景教育——

  演经典剧目 做红色传人

  ■舒 锋 吴 震 本报特约通讯员 董浩文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观看情景剧,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吴 震摄

  季夏时节,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简称八办)旧址的青砖灰瓦间,一场取材于抗战史实的沉浸式情景课《红色驿站》正在演出。台上,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八办民兵宣讲排”民兵身着灰布军装端坐在电台前,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和炮火连天的背景音交织在一起;台下,即将参加新一轮基地化训练的基干民兵们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80多年前的抗日烽火中。

  抗战时期,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在党代表谢觉哉等同志领导下,坚定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营救被俘流落的红西路军将士,接待党的过往人员,输送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和抗战前线,转运苏联援助物资,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被周恩来同志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1981年,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在旧址上修建而成,是甘肃省唯一一家抗战纪念馆。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城关区人武部以退役士兵文艺骨干、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工作人员为主体组建“八办民兵宣讲排”,深入挖掘兰州抗战红色精神富矿,以《谢觉哉的皮箱》《红色特派员》《南滩街54号》等革命故事为素材,精心编创情景教育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讲台延伸至历史现场,从单向灌输转变为情感共鸣,着力解决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难的问题。

  笔者获悉,兰州市军地为这项创新实践提供了大力支持。城关区人武部牵头成立创课小组,将情景教育纳入年度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地方党委政府把场馆使用、经费保障纳入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选派3名资深讲解员担任指导老师,从历史细节到表演技巧全程指导帮带。这种“军事机关主导、地方党委支持、红色场馆赋能”的教育模式,既充满军味又接地气。

  “让红色历史真正‘活’起来,‘活’在每名民兵心里,血脉之火才能越燃越旺。”这是“八办民兵宣讲排”组建以来一直秉持的理念。为还原谢觉哉在兰州开展统战工作的历史场景,民兵逐字逐句研读泛黄的《谢觉哉日记》,在纪念馆、档案库查阅30余卷原始文献资料。为推敲一句符合历史语境的台词,扮演谢觉哉的民兵谢晨多次向党史专家请教,对着史料录像反复揣摩。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较真精神,使得情景课《谢觉哉的皮箱》深受观众喜爱。

  “这只皮箱里装的不是金银细软,是比生命更珍贵的秘密。”民兵谢晨轻抚仿制皮箱,声音穿透时光——1937年深秋,年过半百的谢觉哉脱下旧军装,受党的指派来到兰州工作。作为中共中央代表,他携带的这只存放机密日记与统战文件的皮箱,片刻不离身。如今皮箱已成为革命传统的具象符号,在民兵心中传递着信仰的力量。

  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情景课打破了受教育群体与历史之间的一堵无形的墙,让受教育者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在民兵训练基地,部分参训民兵换上精心准备的服装道具,扮演进步青年等角色。在旁白中,他们沉浸在剧情里,从紧张刺激的情报传递,到热血沸腾的抗日宣传,让观众感受到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不易,以及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同时,情景课还巧妙融入军事元素。在《红色驿站》的物资转运场景中,参演人员精心设计“穿越封锁线”互动环节:民兵们需在“敌人”巡逻间隙,以接力方式将标有“药品”的木箱安全送达指定地点。参与体验的民兵苗院说:“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我感受到‘忠诚使命’4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以往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理论轻体验、重形式轻共鸣’的问题。”城关区人武部领导介绍,“八办民兵宣讲排”通过“角色代入—情感触发—价值内化”三阶递进,激活了民兵思想政治教育“一池春水”,激发了大家的训练动力。

  该区民兵专业分队张磊是某领域的技术骨干,今年刚刚入队,由于没有服役经历,对基地化轮训的训练管理一度不适应。民兵连指导员和心理骨干了解情况后,鼓励他参演情景剧。在节目彩排和演出中,张磊与战友们不仅在合作中敞开心扉加深感情,更深刻理解了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不易。

  演经典剧目,做红色传人。这次参演经历使张磊内心深受感触,训练中主动给自己加码,在专业领域更是发挥专长指导大家训练。前不久,该民兵专业分队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夜幕低垂,青砖院落灯火通明。民兵张潇雨刚刚完成新剧目创排,她身着蓝布旗袍,化身1938年《妇女旬刊》编辑倪斐君,振臂高呼:“女子擎起半边天,便是民族重生时!”灯光掠过她的身影,洒在玻璃展柜谢觉哉撰写的《抗战到底与妇女解放》原稿上——历史的时空,在这一刻被信仰照亮。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