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加速扩充防空力量
■李 海
“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美国陆军空间和导弹防御司令部司令肖恩·盖尼近期表示,美陆军计划在未来8年内,将防空反导能力提高30%。这意味着美陆军装备“爱国者”防空系统的作战营将由现在的15个增至18个。此外,美陆军还计划在关岛单独组建1个装备加强版“爱国者”防空系统的作战营,进一步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全球部署。
为满足防空反导部队增长的需求,美国国防部近日与雷神公司签订一份为期20年的合同,将拨款约500亿美元用于维护和增产“爱国者”防空系统。美国国防部称,该合同未经过招标程序,因为雷神公司是“能够满足系统技术要求并按时提供所需零部件的供应商”。
美军发言人表示,美陆军未来在关岛组建的“集成防空与导弹防御营”,将成为关岛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营专为关岛安全单独打造,不计入18个常规“爱国者”防空系统营的总数。其将列装加强版“爱国者”防空系统,得到“间接火力防护能力”系统和“综合战斗指挥系统”等的支持。
其中,“间接火力防护能力”系统专为防御火箭弹、重型火炮、迫击炮弹、巡航导弹及无人机而设计,主要部署在固定或半固定地点。“综合战斗指挥系统”是美军最新部署的指挥与控制系统,旨在将火力单元与传感器无缝连接,构建一体化作战网络和优先防御区。此外,由雷神公司生产的“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雷达,将取代现役“爱国者”防空系统配备的AN/MPQ-65雷达,使系统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和全域拦截能力,并大幅拓展射程与拦截高度。
美陆军副参谋长詹姆斯·明格斯表示,所有新生产和即将列装的美军“爱国者”防空系统都将配备上述系统,从而能够“以更灵活的战术模式进行部署与分散配置”,使总体作战效能翻番。
有评论认为,美陆军上述举措表明,美军正加速构建具备分布式作战能力、响应快速、打击精准的现代化防空反导体系,并在太平洋地区建设关键节点。这反映出美国军事战略重点所在,也是其推动“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美军防空体系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美军于2018年发布的“2028年前防空战略构想”提出,将针对作战方式的变化,增强美国在与高科技对手发生冲突时的防御能力。目前,美军正在对该战略进行补充和修订,预计将于10月发布“2040年前防空战略构想”。
肖恩·盖尼指出,新战略构想将汲取近年来局部冲突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战场实际需求,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和先进科技发展成果,并将“金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纳入其中,同时重申“规模即能力”理念。新战略构想将聚焦多个方面,包括致命与非致命手段的融合运用、攻防一体化作战模式、人机协同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等。其还特别强调“智能导弹打击前摧毁”概念,即在对手导弹未升空前即实现拦截,以应对所谓高强度饱和打击。
据报道,“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多次参与实战后,暴露出不少弱点和短板。资料显示,每枚“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成本在400万美元左右,应对饱和攻击的性价比不高,且几乎无法拦截高超音速导弹。其产量短期内也难以满足美军激增的需求。该型弹生产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年产量约为600枚,与美军的拟采购量差距较大。另外,美军战略构想中的相关技术多数仍不成熟,未来发展存在诸多变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