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台联台情咨询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际政治、军事安全、台湾问题等研究。著有《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台湾秘史—前所未闻的台湾故事》、《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折冲共融——变动中的两岸关系》|,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脑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宾之死》,参与《世界战争史通鉴》、《中国学者论未来战争》等书撰写,在境内外发表大量学术文章。参与组织多部历史文献电视片和纪录片摄制。 |
郑剑(资料图)
作者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近段时期以来,国际局势加速演变,重大事件频频出现。就台海方向而言,两件大事尤其值得关注和深思。第一件是赖清德和民进党竭力推动的“大罢免”两轮投票以完败告终,失败不出乎意料,但完败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第二件是民进党赖清德当局对美关税谈判铩羽而归,结果不出有识之士意料,但绝对出乎赖清德和民进党意料。这两件大事说到底,就是赖清德路线的失败,是他执政一年三个月以来的空前挫败,近乎撞上南墙。
在这样的形势下,台湾岛内主要出现两种思维:一种希望或寄希望于赖清德面对现实、从善如流,改变“假民主、真独裁”“假善意、真对抗”的“一党独大”“一人独裁”“反中抗中”思维,展现出包容性;一种认为赖清德本性难移,必然一意孤行下去,不到黄河不死心。从赖清德和民进党“大罢免”第一轮投票后的“善后”动作看,他们无疑选择了后者。这说明他们对形势或者认识不清、过度自信,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强拗硬干。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教训。
一、赖清德诡诈解读“大罢免”结果,这是其本性和民进党人“大内宣”思维传统所决定的。对“大罢免”结果的解读,应是一切“善后”思考的逻辑起点。唯有客观认识成败原因,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大罢免”第一轮投票揭晓的7月26日当晚,赖清德在第一时间个人社交媒体发表感言。按常理,这应是篇“罪己‘诏’”。但人们看到的却是“《‘御制’十全记》”。本应检讨的完败,被赖硬生生地描绘成自己的一大“功德”。文中,他居然把“大罢免”所惹的众怒和完败,硬说成台湾社会结束在野党“立委”删冻预算的“胜利”和展示“反共护台”意志的“胜利”,称“更加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更加凝聚了‘反共护台’的公民力量”。全文以“民主”的胜利、捍卫“民主”的宣示结束,明确摆出继续坚持既定路线、“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姿态。按照赖的逻辑,“大罢免”不但不是其耗费民脂民膏以谋“一己一党”之私的“恶罢”行径和彻底失败,反而是其征求民众意见、给小民行使“民主”权力机会、凝聚台湾全社会意志、向世界展示台湾“民主”形象的“做功德”善举和重大“政绩”。这也应了“赖功德”的“美誉”。8月23日再败后,他的发言避重就轻、用接受核电转移民众视线,淡化民众对其独裁恐吓、“反中抗中”的反感。
“赖功德”何以自圆其说?他玩弄“民主”概念,盗取“公民社会”理念,暗用“偷换概念”伎俩,一方面突出“大罢免”的“民主”意涵,割裂“反共”与“反中”的关系,塑造“大罢免”结果“表明”台湾民众在“反中抗中”上“认识一致”的假象;另一方面在“反共”问题上做文章,混淆“反共”与“反共”的区别,利用国民党反“大罢免”中的“反共”性质口号,捏造台湾民众通过“大罢免”展示和巩固了“反共”意志的假象。赖清德7月26日发文后,台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放话配合演出称,“台湾不存在是不是中国人的问题,也不存在中华文化或讨厌中国的问题,而是制度与理念的问题”。如此一来,“大罢免”投票所揭示的台湾社会反赖清德 “独裁”执政和“反中抗中”路线的主流民意,便被淡化、扭曲、遮盖了。赖清德深知,离开“独裁”手段和“反中抗中”路线,其政权将土崩瓦解。
赖清德和民进党的这种“善后”策略的危害在于可能蒙蔽岛内部分民众。在台湾社会认知中,“反共”与“统一”原本并非不相兼容,大陆方面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政策解决台湾问题,盖缘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进党最害怕的也是“反共”可见容于统一这个客观社会认知。所以,他们便长期把“反中”与“反共”混为一谈,用“反共”激发、偷渡“反中”,用“反中”助推、培植“反共”;把“一国两制”与“一国一制”混淆起来,统统归结为“中国共产党统治”,遂导致越来越多台湾民众无法区分“反共”与“反中”的核心意涵并在头脑中划了等号,从而因“反共”而惧统、拒统、反统。赖清德此番对“大罢免”的“善后”解读,玩的也是这一套。岂不知,赖清德和民进党的同一篇论述,既割裂“反共”与“反中”关系,企图淡化反“大罢免”的“反独裁”内涵,又混淆两者关系,企图用“反共”偷渡“反中”,逻辑上和内容上都自相矛盾、经不起推敲,再次暴露了其“捣鬼的话语和话术”嘴脸!明知“反中抗中”路线岛内不得人心、美国日益质疑、国际并不支持,却用“捣鬼的话语和话术”继续蒙蔽视听,令人不齿!
实际上,民进党立党以来,惯于用诈术和话术欺骗民众。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先生在《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微信公众号《台海时刻》/消息/2025年8月5日13:34)一文中一针见血指出,这是民进党与生俱来“捣鬼的话语和话术”,“三岁偷牛,大汉(长大后)偷牛)”。1988年4月17日,民进党召开“二届一次临全会”,为避免 “动员戡乱时期”法令制裁,通过媒体称“‘台湾人有选择台湾独立的自由’的主张未写入大会决议”,从而间接亮明了民进党“台湾人有选择台湾独立的白由”主张。1990年11月15日,民进党“台湾主权独立运动委员会”宣布成立,时任民进党主席黄信介向媒体放话,他个人“完全不同意”“气得要死”,但作为党主席只得采中立的立场,同样达到了传播“台湾主权独立”口号的意图。1991年10月13日,民进党“第五届全代会”大会,用“穿串子”的方法,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制定新宪法”“公民投票”三要件,联结成“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的“台独”条款,列入民进党党纲,也达到了目的。看穿这一切,就不难认识赖清德的诈术从何而来、为何非用诈不可。这是民进党人娘胎里带出来并被一代代头面人物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正如汪会长所言,民进党和赖清德“实在够坏”,必须戳穿这个面目!
二、“大罢免”和关税战的结果是岛内小环境和两岸及国际大环境共同造成的,“赖神不神”是大局所定、大势所趋、个人素质所致。这次“大罢免”投票绝对不是简单的所谓地方层次投票,实质是2024年两项选举的再投票。赖清德和民进党不甘“双少数”结果,误以为民意可欺,遂提出对国民党现任票选“立委”和民众党县市长一概“罢免”,企图推翻两项全岛选举结果;拉高议题、炒作“反中抗中”,塑造阵营对决态势,使“大罢免”跳脱地方利益纠葛,上升到全岛层次争斗。但是,赖清德和民进党之流始料未及的是,执政一年多来,台湾民众彻底看透并彻底厌恶了其蛮横独裁、顽固“台独”、危险玩火、跪美无底线的行径。亦看清了沿着其路线走下去,台湾将利好尽出、家底败光、生灵涂炭的恐怖前景。换言之,新的主流民意业已形成。这样,“大罢免”便变成台湾全民对赖清德和民进党的政治审判,绝大多数对其投下反对票,赖清德和民进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反“大罢免”是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和民进党的“独裁”与“反中抗中”同时投下的反对票。赖清德和民进党在“大罢免”后企图把反其“独裁”的主流民意,与反“反中抗中”的主流民意分割开来,淡化、转化前者,凸显、强化后者。但事实是,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独裁”与“反中抗中”的认知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野党势力“立法院”阻挡的预算,多属“反中抗中”项目范畴;对赖清德当局的斗争,基本着力点是阻止其把台湾带向战争的“反中抗中”政策路线,同时监督赖清德和民进党利益集团借“反中抗中”巧立名目贪污腐败。换言之,若无“反中抗中”,在野势力便缺乏“删冻预算”的有效着力点;若无“反中抗中”,赖清德便无法抛出“十七项策略”制造恐怖气氛,“喝令”选民听其指挥;“大罢免”投票后诸如普发1万元新台币这样的民生预算之所以顺利过关,不是赖清德推动“大罢免”的成功所致,而是其失败的结果。赖清德和民进党偷换概念,必须戳穿!
美国对台20%关税是赖清德“倚美谋独”、自我膨胀、误判大局和大势的失败。这个结果必定出乎赖清德和民进党的意料。否则的话,他们便不会在特朗普宣布关税开战后,第一时间便把台湾的谈判底牌和盘托出、在谈判过程中始终向台湾全民发出乐观信号、7月31日美政府宣布对台高关税仍强拗并提出“临时性关税”这种啼笑皆非的托词。赖清德原本希望利用台美经贸关税谈判改变“大罢免”颓势,但事与愿违,反而雪上加霜。赖清德的谈判团队跪美到底亦未能求得美丝毫让步,郑丽君一行空耗公帑白忙活一场,反而证实了各方有识之士对台美关税战结果的清醒预判,给了在野势力在首轮反“大罢免”全胜后继续反攻的口实,坚定了继续反“大罢免”的选民信心,也无情地嘲讽了赖清德“不得怀疑美国”论调的荒唐和自欺欺人。32%的实质对台关税(20%关税加12%的新台币升值)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本质所致,是海峡两岸实力地位对比状态所致,是国际和地区大局及大势所致,也是特朗普“桌子与笔尖之比论”的最新注脚。赖清德治下的台美关系不仅非“史上最好”,而是更加暴露了本质而已。8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赖清德当局“更大的威胁仍在逼近”,因为特朗普对台经贸关税战的根本目标是夺走台积电。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陆对美经贸关税战的从容不迫、有章有法、稳妥主动、塑造能力。这是势所必然。8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网站报道,国务卿鲁比奥称,“我们是两大——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中(大陆)之间如果爆发全面贸易冲突,我认为美国会在某些方面受益,但全世界都会因此受到伤害。这将对全球,进而对我们的经济,尤其是对中国(大陆)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鲁比奥此番言论,恰恰透露出美国在对华经贸关税战中的尴尬处境,说明美国将不得不退让,于是浓浓的阿Q精神托词便出来了:我退让了,但我是“赢家”!但事实是,美国对华战略、中(大陆)美关税大战形势发展到今天,祖国大陆对自身的政治制度更加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韧性更加自信,对维护国家利益、做负责任大国、扭转国际逆流、推动国际和地区秩序向更文明进步的方向演进更加自信。2019年美国正式发起对华战略竞争以来,中国大陆当时所表列的一系列落后、卡脖子项目一一被攻克,“中国制造—2025”成果举世惊艳,中国大陆在经济科技领域实现了一系列从无到有、从劣到优、从依赖到自主、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近期笔者参观了一些科研和生产现场,其间一次次被勤奋、智慧、实力、潜力、自信等这样的元素所感动。例如,世界上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和生产线、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居然诞生于中国内地相对偏远的宁夏。在那里我也获悉,美国知名企业为了回避特朗普的高关税,居然选择把依赖中国大陆供应链的生产线迁出美国。再如,军工领域,这些年来居然前所未有地开始出现美国军工模仿中国武器系统设计理念和技术的现象!上述这一切,不过发生在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而已。7月16日,英伟达总裁黄仁勋接受央视专访讲,中国大陆的创新步伐是不可能被阻挡的,“我对中国的创新能力充满乐观和信心,不管手头有什么资源,他们都能够适应”。2025年5月24日,民进党前主席在许历农将军追思会上反复讲大陆“已经是超级大国了”。虽然中国政府早就声明不做超级大国,但不但台湾岛内有这样的认识,这也几乎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大陆的共同认识。事实证明,国际在变,祖国大陆在变,时势比人强。
台湾岛外世界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岛内,这些年来台湾也在悄然“剧变”。厌恶蓝绿恶斗、追求美好生活、面对两岸现实、了解祖国大陆、探索统一问题等等,新的潮流持续涌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第三势力也迎来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如果民进党仍沉溺于“天然独”、“台湾人”的天然代表、美西方为战胜中国大陆必然奋不顾身挺台等旧观念,必然被时代所抛弃。1986年9月,得悉民进党非法成立的消息后,76岁的蒋经国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过去的国民党太骄傲、太自负了,现在起,不能再跟从前一样。”近50年后的民进党就不能有蒋经国先生当时的半点清醒吗?赖清德推动“大罢免”、进行“团结国家十讲”、乐观预测对美经贸关税战结果之前,必定是做了个人判断的。而事与愿违的结果则说明,此人没有当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水平、胸怀和智慧,所谓不配位!判断经常受立场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明的领导人能超越立场和价值观做出清醒判断、正确抉择,愚蠢的领导人把理想当现实、只见有利条件不见不利因素,从而固执己见,做出错误选择。赖清德无疑属于后者。什么“台湾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决定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美台关系史上最好”……如此膨胀而不自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怎么会从胜利走向胜利,只能从失败走向失败。
执政已久的民进党已经脱离民众,形成了以独裁、贪腐、激进、缺乏自我反省为核心的新酱缸文化。即便其顽固坚持的“台独”主张,也从“神主牌”变成罔顾民众利益和政治理性而谋取私利、追求个人历史定位的政治工具。换言之,民进党已经从其所标榜的左派政党,蜕变成形左实右的诈骗集团。民进党元老、前“立委”魏耀乾直言民进党已陷入“极权独裁”“政商勾结”“贪污腐败”的泥淖,林浊水讽刺民进党“口头反省”成常态,许荣淑告诫民进党若不改“人民终究会像当年推翻国民党一样,把我们(指民进党)推翻掉”。
三、放弃幻想,直面台美关系的竞争底色、“以台制华”本质,摒弃战略同盟伙伴的幻想,才能真正把握好自己的命运。美国的战略竞争不仅针对中国大陆,也有针对中国台湾的一面。不认识和面对这一点,就不能全面准确把握台海形势和台湾命运。在台湾问题上,拜登政府重在把台湾当“棋子”和“一次性消费品”,制造“代理人战争”陷阱,正如美在欧俄间制造矛盾冲突一样。这是其离岸制衡、势力均衡战略思维传统所驱动的。“挺台护台”是表,“以台耗华”是本,美国战略学者首次提出“炸毁台积电”的设想,恰恰在拜登政府上台第一年的2021年11月。特朗普政府重在把台湾当对华战略筹码和经济科技竞争对手,谋求迟滞中华民族复兴,并在两岸统一之前最大限度吸纳台湾经济科技精华、榨干台湾。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应对美台经贸关税谈判抱持幻想。美国近年来一系列对台湾打脸的事实证明,民进党当局对美自作多情、一厢情愿越多,台湾受伤就越深。特朗普对西方传统盟友伙伴都采取竞争思维,没有任何理由对台湾网开一面。东升西降不是单方面的愿望,是事实,美国已经越来越没有实力和愿望为他国和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挺身而出”了。这就是“特朗普主义”得以坐大的根本原因。对于美国来说,已经走到耗尽前辈战略“积蓄”、认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严峻历史阶段了。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前,美国的“以台制华”战略思维框架已经发展到两岸在可预见的将来必然统一这个前景之下,进行战略预置和塑造的阶段了。进入特朗普2.0时代,这个趋势更明确。特朗普立足以军事威慑迟滞两岸统一。同时两手准备,对台实施“最后的掏空战略”,防止台湾经济科技及人才、其他动产精华为统一后的中国所得。就经贸关税战而言,美国的出发点不会是支持台湾长久保持台积电之类局部竞争优势,而是把台湾的优势变成美国的优势、台积电成“美积电”。民进党当局寄希望搅动台海局势,调动国际挺台,包括用台湾岛上的台积电调动外援;美国政府思考更多是搅动台海局势,增加对台要价筹码,包括将来一旦被迫“弃台”时对中国大陆的要价、筹码,也把台积电转移到美国以确保供应链安全这样的战略需求。这就是台美经贸关税战的底层运行逻辑。对美国而言,消除美台贸易逆差、强卖美国武器不是大事,大事是“台积电”等精华移美。从这个意义上说,20%、32%的对台关税不是贸易逆差问题,是台积电问题。展望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以两岸统一而非永远维持现状为出发点的战略运作趋势会更强劲,现在的确到了台湾当局摆正自己位置,从大局和长远思考敌我友关系问题的时候了。
把握这个大趋势下,台湾当局在就应当在美经贸关税战上与依靠祖国大陆、与祖国大陆相向而行、分进合击,如此便能掌握对美博弈的最大的筹码——祖国大陆,调动美国,反而必能守得住“台积电”,必能够得到更低关税率。民进党赖清德当局目前这种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只能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选择在美国企图划分的两个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左右逢源,比之“脱中入北”、排他性进入美西方占经济、科技、军事、金融优势的单一体系,对台湾更有利。这是小学算数题。赖清德当局应该放下身段,认真调查台湾岛内各行各业、各种地位处境的台企、台商、精英人才是否愿意“脱中入北”,是否不愿在“大湾区”“一带一路”大陆各区域滚动发展的体系中寻找更大机遇。进而制定出真正符合台湾利益的经济政策。从这个意义上看,台美经贸关税战应当比之“大罢免”给予台湾的教训更大:一味自我陶醉在自以为是的“世界舞台的中心”“得道多助”乃至大陆“盛极而衰”“混乱解体”这样的幻觉里自欺欺人。与此相对照的是,大陆方面依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争取台湾民心的基本政策。这一点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思路决定出路,认知决定思路。台湾社会应当通过这段时期以来一系列重大事件认识和反思世界之变、中华民族之变,进而认识和反思两岸关系、祖国统一、台湾前途命运这样一些更显沉重的问题,回归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中国版图之一部分人的认知和立场上来,才能脱离被动和不确定性,走向光明的未来。台湾地区的优势在跨两岸、东西方世界的特殊地理和人文优势,台湾的出路在祖国大陆、两岸统一,亦唯有与祖国大陆相向而行、渐行渐近,才能发挥优势。
四、加强交流、突破民进党和“台独”长期营造的“信息茧房”,是两岸和平的需要、繁荣发展的需要、对美斗争的需要,台湾更多有识之士应该顺应主流民意勇敢地站出来。“大罢免”不如赖清德和民进党之所愿,说明“台独”正走在下坡路上,台湾民众在觉醒。一切的出乎意料都与民进党长期营造“信息茧房”的行径直接相关。民进党的“大内宣”、认知战、“信息茧房”战略推行已久,在台湾影响深远。不然的话,近年来台湾就不会有那么多对民进党倒行逆施的觉醒事件,就不会有民进党对台湾民众获知大陆各方面真相的惊慌恐惧,就不会有绿营对“馆长”陈之汉等传播大陆真相的歇斯底里、疯狂攻讦。当满嘴胡言乱语的“榨菜哥”、“土方哥”“靠背哥”之流在台湾大行其道,毫无诚信、吃里扒外、出卖朋友、最后发展到相互撕咬的“闽南狼”“巴炯”这样的“下三滥”吃香喝辣的时候,当毫无廉耻、无视底线、有奶便是娘的沈伯洋、曹兴诚等卑劣小人登上民进党“大雅之堂”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认为民进党赖清德治下台湾是正常社会、这些的个别现象或边缘人物了。这些现象和人物正日渐形成台湾地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特有社会与文化现象。民进党豢养、赚得盆满钵满的各路“闻人”的道德水准还不如当年上海滩的一些“流氓大亨”,某些“流氓大亨”在日本侵占上海的时候还知道不能当汉奸。而让民进党豢养的这些宵小之徒给台湾社会洗脑、做小朋友们的成长示范,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赖清德和民进党的政治手段还远不止制造“信息茧房”、推动“大罢免”那么简单,他们实际上是在效仿希特勒、纳粹党夺权和执政经验。前些日子,内讧中的“闽南狼”揭露“巴炯”教唆使用希特勒的手段给台湾年轻人洗脑、建立纳粹式冲锋队,让岛内舆论细思恐极。人们不禁要问,若无民进党的内部氛围和头面人物喜好,“巴炯”的想法从何而来?当年,希特勒通过提出纳粹论述塑造“政治正确”、培植为纳粹献身的激进分子以点带面、施行恐怖统治手段剪除异己、大搞群众运动营造声势等四位一体的手段,实现上台执政,进而把德国推向毁灭性世界大战。时下的台湾,赖清德大肆制造“反中抗中”的“政治正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策动曹兴诚、沈伯洋之流搞“黑熊学院”洗脑,培植激进分子、“塔绿班”;祭出“十七项”策略阻断两岸交流,钳制打压反对势力;推动“大罢免”“青鸟运动”等接连不断街头暴力鼓噪社会,纠集乌合之众,与希特勒、纳粹党的手段的完全吻合。“团结国家十讲”就是赖清德效仿希特勒的行径。赖清德没有希特勒的演讲本事,但有希特勒的自信,故东施效颦。开讲不久便因缺乏天赋和智慧沦为笑柄,戛然而止。赖清德“十讲”谬误百出说明“台独”分裂是歪理邪说,歪理邪说只能用歪理骗,登不了大雅之堂;“十讲”自以为说明赖清德误判台湾民众的智慧,也误判台湾民众的常识水准;“十讲”讲不下去说明民进党误判形势,大局和大势对“台独”和民进党不利。
中国人历来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也历来不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118)。台湾岛内也不乏这样的人,现在正是呼唤更多人勇敢地站出来的时候了。一系列机构和人物在两岸关系特殊时期站出来,必定载入史册。中国人民对一切“台独”分裂势力将坚决打击、终身追责,让其身败名裂、后世蒙羞。中国人民对一切爱国统一力量将坚决支持、倍加褒扬,使其光宗耀祖、泽被后世。台湾同胞要堂堂正正做中国人、讲中国人、认同伟大的中国,蔑视一切“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干涉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主张,不做“沉默大多数”;积极推动和参加两岸交流,戳破民进党和赖清德当局害人的“信息茧房”;积极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在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逐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现在,很多人都在回忆海协会、海基会交流热络时期的人物,对每个人物都有评价,诸如辜振甫、焦仁和、邱进益、陈长文等等一系列名字,大家谈起来一直很亲切。中国历史也会给他们留下好名声。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