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山河铭记》解说词集萃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9-02 16:17:38

扫码阅读专题片《山河铭记》解说词

  第一集《中流砥柱》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压抑在中国人心头的怒火,在那个炎热的盛夏,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无从考证那时的斯诺是否完全理解了毛泽东的观点。可以确定的是,两年之后,当33岁的斯诺在武汉读过毛泽东的最新论述,已经成了中国必胜的坚定支持者。

  毛泽东的新著就是这部《论持久战》。

  生死之夜,八路军指战员一次次冒着弹雨冲进包围圈,平均每救出15个群众,就有一位官兵献出生命。22岁的八路军战士峻青就在突围的队伍中。冲出重围的当天晚上,他含泪写下生平第一部小说《马石山上》。

  延安,全民族抗战的心脏。这座黄土高原的小城,成了民族危亡之际,人们最为向往的地方。1942年5月,日本的一个统计披露,北平大学生到重庆去的不到20%,投奔延安的则达70%。

  第二集《胜利之本》

  到敌人后方去!一个共产党员甚至一个通信员、卫生员就能拉起一支队伍,一个连甚至一个排的队伍就能开辟出一片根据地。千千万万被动员武装起来的庄稼汉,铸就了抗击日伪军的铜墙铁壁;一方方敌后战场,汇成了埋葬侵略者的汪洋大海。

  军民同心,才是侵略者不可逾越的天险。

  采取片面抗战路线的蒋介石看不到这一点,国民党军队也做不到这一点。

  生死相依,军民共命。在战火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的刘伯承感慨: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一只手,群众会还给你千万只手!

  第三集《同仇敌忾》

  国难当头,唤醒了深埋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家国情怀。

  父亲以“死”相嘱,儿子佩“死”出征。这样的故事几乎遍及觉醒了的中国的每一寸山河。

  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跨越6条大江大河和10座险峻的高山,每延伸一公里,就有3个生命化作路标。

  1939年初,26岁的光未然从山西前线渡过黄河。怒吼的浪涛声和船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令这位青年诗人热血奔涌。

  仅用5天时间,光未然就创作出组诗《黄河大合唱》。作曲家冼星海夜以继日完成配曲,雄浑的大合唱随即在延安唱响。咆哮的,又何止是黄河?

  从嫩江松花江到长江珠江,每一条江河都在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每一方战场都在挺起大山一样不屈的脊梁。

  第四集《携手并肩》

  滇西怒江,以雷霆万钧之势,在横断山脉中切割出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三座桥,仿佛凝固在怒江之上的时代坐标,记录着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走向世界的壮阔历程。

  芷江,这座胜利与和平之城,当年坐落着盟军远东第二大空军基地。

  这些巨大的碾子,以鹅卵石和水泥搅拌,再掺入糯米汤浇筑而成,每一个都有十几吨重。当年,5万湘西百姓就是用带血的肩膀,拉着这样的碾子,冒着日军的轰炸,碾出了这座占地4282亩的机场。中国军民用生命铺就的跑道,托起了盟军战鹰的铁翼。

  80年过去,如同当年携手并肩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共同记忆不会被岁月尘封一样,用鲜血和生命构建的战后国际秩序,也决不容许任何势力颠覆。

  第五集《遍地英雄》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放眼祖国大地,这一座座纪念碑,一尊尊雕塑,一方方墓园,都在无言诉说着千千万万抗日英烈的英雄故事。浩然正气,汇入山河,生生不息。

  1958年4月22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千千万万抗日英烈与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牺牲的所有人民英雄一起,用生命热血铸就了这座巍巍丰碑。

  纪念碑浮雕上写意的剪影,一一有了鲜活的面容——他们,是生机勃勃的少年,是拼弯刺刀的战士,是高昂头颅的战将,是永不折翼的战鹰,是那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