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这个法宝不能丢
■张 扬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人民战争的光辉篇章。今天,我们仍应从抗日战争中汲取人民战争的智慧与经验。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但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抗战初期,一些人只看到日本的武器装备比我们强,而没有看到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得出了“亡国论”的结论。然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伟大进程中,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战争,使其成为抗日战争得以持久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战争力量的最基本因素是人和物。人民战争之所以能克敌制胜,就在于它把人和物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战争中发挥出最佳的作战效能。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党的领导是人民战争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永远是我军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到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从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到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才得以充分发挥,把战争潜力变成了战争伟力。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里;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异常复杂的形势,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网络等诸多领域,党对人民战争的全面领导面临更多新情况;战争中科技因素的影响更加凸显,但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依然是兵员、情报、后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支柱;传统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不仅不会被淘汰,反而会在技术赋能的支撑下大放异彩;人民战争中的体系对抗不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较量,而且集中表现为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
抗日战争的历史已渐渐远去,而人民战争的光辉却并没有褪色。新的时代条件下,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但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发展新时代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完善有利于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的制度体系,在创新和发展中让这个制胜法宝持续显威未来战场。
(作者单位:沈阳警备区)
作者:张 扬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