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丨长沙会战,吹响反法西斯同盟冲锋号!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10-20 16:58:55

血肉筑长城丨长沙会战27

中国军队利用天心阁城墙作掩体抗击日寇。图源:湖南省文史研究馆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叙事中,东方主战场的意义不可撼动。当欧洲大陆在纳粹铁蹄下喘息,当太平洋珍珠港的硝烟尚未散去,在中国的腹地长沙,一场长达数年的惨烈会战,以其不屈的意志与辉煌的胜利,为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吹响了振奋人心的冲锋号,点燃了照亮同盟国黑暗时刻的信念火炬。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攻防战。这三次会战,成功地挫败了日军企图迅速占领长沙、瓦解中国抗战中枢的战略意图,稳定了南方战局。它向世界证明,中国军队不仅有能力组织顽强抵抗,更能策划并执行大规模的战略反击;它让世界认识到,在亚洲大陆上,有一个坚韧的盟友可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正在有效地消耗着敌人的有生力量。

三战三捷,“天炉”焚敌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兵员和工业资源供给地,也是拱卫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的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9年9月,日军调集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进攻长沙,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面对日军毒气弹与炮火覆盖,守卫长沙的官兵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指挥下,采取“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方针,诱敌深入,誓与长沙共存亡。后粮弹告罄的冈村宁次被迫下令撤退。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为夺取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妄图尽快解决中国事变。当年9月,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集结12万重兵,发动了对长沙更大规模的进攻。中国军队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最终再次将残敌赶回至新墙河以北。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随即又在东南亚地区向英国和美国的军队展开了凶猛的进攻。日军为了打通在长沙受阻四年之久的粤汉交通线,出动12万兵力,发动了第三次对长沙的进攻。薛岳利用湘北独特的地形条件,提出了“天炉战法”的作战方案。所谓“天炉战法”,就是诱敌深入,然后以长沙城这块骨头作为诱饵,使日寇想吞下又吞不下,想放弃又舍不得,周边各地的中国驻军趁机迅速奔赴长沙,对日军形成合围和截击之势,然后里外夹攻。第三次长沙会战,使日军伤亡56941人而不得不从长沙败退,中国守军则以伤亡28116人的代价,获得自台儿庄大捷之后正面战场又一次重大的胜利。

全民抗战,众志成城

  长沙会战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战术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在危亡关头,各党派、各阶层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伟大精神胜利。长沙会战的胜利,是无数普通士兵与民众用生命铸就的。每一场战斗,都是血肉之躯与钢铁火海的对抗。

  在民族大义面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了最高准则。在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破坏交通线,牵制日军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中共长沙地方党组织发动下,乡亲们配合第九战区作战要求,将田地变为阻碍敌寇的沟壑,肩扛手推把重要物资运送上山,不留给敌军一粮一弹。炮声响起时,长沙民众积极为我军当向导,拆下自家门板、砍掉树木,搭起浮桥供部队通行,自发成立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协同军队英勇杀敌。

  据《湖南抗日战争史》统计,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11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战马和船艇。广大长沙民众与前方将士心脉相连、同仇敌忾,先后有100万民众直接支援作战。长沙城全民动员、万民参与,面对强敌入侵,湖南人民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积极从事生产建设,节衣缩食,救死扶伤。为持久抗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东方惊雷,寰球同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初期势如破竹,而盟军在东南亚节节败退,香港、马来亚、菲律宾等地相继失守,整个反法西斯阵营被一片阴霾笼罩,盟军士气遭到重创。正是在这至暗时刻,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捷报,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惊雷,向世界传递了希望与信心。

  英美等盟国主要报刊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一胜利。英国《泰晤士报》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盛情称誉此次胜利:“长沙保卫战……与今日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上,伟大苏联军民打击希特勒匪军遥相呼应,所以此次长沙大捷,是有国际意义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大捷向全世界证明,日军并非不可战胜,它有力地戳穿了日军的“无敌”神话。更重要的是,它凸显了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巨大战略价值:中国不仅牢牢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全力南进,更能主动出击,重创敌军。长沙的冲锋号,吹响了反法西斯同盟从挫败走向联合、从防御走向反攻的序曲。此役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使盟国正式将中国视为并肩作战的“世界四强”之一,并于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经中美英三国商定,蒋介石被推举为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最高统帅,负责指挥中国战区内所有盟军的作战行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联为一体。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学习时报、中国军网、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长沙市天心阁管理处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