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贡献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9-16 15:57:2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贡献

  ■李志军 李 琦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还有力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推动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打破了德日法西斯战略协同图谋。80多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搏斗。德、意、日法西斯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对60多个国家的人民进行疯狂屠杀、掠夺和迫害,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北进”与“南进”是德日双方制定的东方战略协同计划。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德、日、意相继签订同盟条约及在全球划分作战范围和任务的军事协定,企图实现欧亚战场的联合作战。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始终把日本法西斯陆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打破了日本“北进”侵犯苏联的计划,同时遏制和迟滞了其“南进”的侵略步伐,使其深陷中国战场的战争泥潭,无法同德军采取战略上的联合军事行动,从而使德日夹击苏联、会师中东的计划彻底破产。中国抗战持续时间14年,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战场歼敌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共128万余人,占当时日军海外投降总兵力的50%以上。1945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表示,“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苏联著名将领崔可夫元帅在其回忆录中感慨:“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没有谁能否认,如果没有中国的浴血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张。1938年国民党也提出,要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中国的倡议最先得到苏联响应,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10月在延安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来自朝鲜、日本、印度、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代表参加,成立“延安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元旦,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全球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随后中国战区正式成立,统一指挥中国军队及在越南、泰国等地的盟军抗日力量。1942年3月,中国拟定《对越策动计划大纲》,指导越南抗日力量在华发展壮大;12月,通过《扶助朝鲜复国运动指导方案》,为朝鲜抗日力量提供经济支持和政治声援。在中国抗战面临大片国土沦陷处于极为艰难的相持阶段,中国仍根据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战略需求,派出远征军开赴缅甸,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为盟军空军对日作战、盟军太平洋战争反攻及进攻日本本土提供昆明、成都等10多个空军基地。中国数十万农民参与了机场的修建工作。从成都等空军基地起飞的B-29轰炸机对日本本土进行了轰炸。尽管中国抗战自身面临巨大压力,但仍向盟国提供了桐油、钨等重要战略物资,有力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推动了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酝酿建立战后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尊重,在推动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构建战后国际政治秩序,主要是创建联合国,制定出确保战后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新规则。1943年中、美、英、苏四国在莫斯科共同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布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4年中国向美、英、苏三国提交《国际组织宪章基本要点节略》方案及补充建议。194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派出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代表团与会,与美、英、苏三国轮流担任轮值主席,从而使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推动构建战后经济秩序,主要是创建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出确保战后世界经济运行的新规则。早在1942年5月,中国就拟定《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主张战后各国能自由贸易,在金融方面稳定各国货币价值和汇率;贸易上奉行不歧视以及无条件互惠贸易原则,先进国家应扶助落后国家。1944年中、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现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1947年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该协定上签字,其宗旨是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实行最惠国待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作为近代以来饱受外敌入侵的国家,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将对内恢复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对外辅助亚洲各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确定为外交目标,积极为世界被压迫民族代言。1941年美英发布《大西洋宪章》首次提出民族自决原则,中国表示积极拥护。1942年中国呼吁盟国承认印度、越南、韩国及菲律宾的独立,1943年中国坚持将“使朝鲜自由独立”写进《开罗宣言》,1945年中国力促将“民族自决”原则写入《联合国宪章》。在中国的坚持以及苏联和广大中小国家支持下,民族自决被列为联合国的宗旨。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