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式导弹上舰记
■王笑梦
上图中,一名头戴钢盔的外军士兵正在甲板上操作一组四联装导弹发射架。乍一看,这组四联装导弹发射架好像是扛在士兵肩上,实际上是由支架固定在甲板上。其由来与便携式防空导弹紧密相关。
便携式防空导弹是防空导弹家族中最“低调”的成员,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由士兵肩扛操作,通常配发到战斗班组或单兵,用于机动防空、要点防卫等,主要打击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俄罗斯“箭式”“针式”、美国“毒刺”、法国“西北风”等便携式防空导弹均属于这一类武器。
与便携式防空导弹相比,舰空导弹体积庞大、设计复杂,在吨位较小的轻型舰艇上难以安装。20世纪70年代,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空中威胁,多国尝试将便携式防空导弹装上轻型舰艇。起初由士兵肩扛操作,但在舰艇剧烈的颠簸下,士兵难以进行瞄准发射,于是就出现了固定式发射架。
照片中的这款四联装导弹发射架,是苏制Fasta-4M导弹发射架。它由简单的钢架焊接而成,可以旋转和俯仰操作,左右各装2枚“箭”M便携式防空导弹。士兵站在发射架前,通过目视瞄准和手动操作发射导弹。士兵身后还有一块支撑靠板,确保其在舰艇高速行驶时安全操作。
“箭”M便携式防空导弹上舰,填补了中小型舰艇的防空火力空白,但其技术局限性明显,仅能对付空中慢速目标,其后出现的新型号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例如,法国“西北风”便携式防空导弹改装的舰载防空导弹,改用遥控武器站,另一款舰载防空导弹,不仅装备小型舰艇,甚至登上“戴高乐”号航母。
便携式防空导弹上舰体现了装备发展注重高效、实用的设计理念,这种低成本、易部署的发射装置,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实战价值。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