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精神,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围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及时把握招商引资新机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数字赋能为支撑,纵深推进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加速形成招商引资新优势,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以一流营商环境长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筑牢营商环境根基。出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推出发挥绿电优势推动产业外向型发展系列举措,建立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接续推出“小切口、大效能”5.0版营商环境改革任务,系统构建覆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1+N+M”法治保障体系。以“服务理念更新、办事效率更好、投资环境更优”为目标,印发《青海省创新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保障的工作机制》,推行项目全要素保障、全过程跟踪、全生命周期式服务,加快打造环境最佳、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
二是深化市场改革,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绿电直连、新能源项目开发等系列举措,全力推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积极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强化数字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系统为主要抓手,持续拓展电子证照应用范围,累计归集225类、700余万条电子证照数据,制发电子印章13000余枚、电子印章使用部门突破6000个、电子印章年签发量达到300万次,开通“我的证照”“电子亮证”等功能,推动“无纸化”审批高效落地、常态运行。完成投资平台与工程审批系统(工审系统)融合对接,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多项审批”,近5000家建设单位借助投资平台开展事项申报工作,累计推送项目超4万余项、材料超10万件,显著降低了企业重复填报和多次提交的负担。
四是深化信用建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建立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将全国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双公示”信息、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行业主管部门评级评价信息纳入信用报告,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累计为全省60.45万户经营主体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完成失信修复7.8万余件,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依托“青信融”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涉企金融主题数据库”,创新打造“点碳成金贷”“政采贷”“虫草贷”“拉面贷”等特色融资产品矩阵,累计发放贷款6.4万余笔、金额超457亿元。
下一步,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为契机,坚持法治安商、诚信聚商、服务暖商、稳定护商,进一步巩固深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全方位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优而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厚培发展环境沃土。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