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河北武邑艺人“热恋”冷门非遗“虫蚀艺术”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信息      2022-01-24 14:36:17

  河北武邑艺人“热恋”冷门非遗“虫蚀艺术”

虫蚀艺术品“根眼三星”。 陈月振 摄

虫蚀艺术品“虫蚀春秋”系列。 陈月振 摄

虫蚀艺术品“虫蚀春秋”系列。 陈月振 摄  

虫蚀艺术品“朽木立骨”系列。 陈月振 摄

虫蚀艺术品“朽木立骨”系列。 陈月振 摄 

迎虎年虫蚀艺术品“卧虎香薰”系列。 陈月振 摄

迎虎年虫蚀艺术品“卧虎香薰”系列。 陈月振 摄  

陈永顺在制作虫蚀艺术品。 陈月振 摄

陈永顺在制作虫蚀艺术品。 陈月振 摄 

陈永顺展示虫蚀艺术成品。 陈月振 摄

 陈永顺展示虫蚀艺术成品。 陈月振 摄  

陈永顺展示虎年新作“卧虎香薰” 。 陈月振 摄

陈永顺展示虎年新作“卧虎香薰” 。 陈月振 摄

  虫子啃蚀树木后会在表层形成蜿蜒曲折、奇绝妙趣的花纹,以此为素材进行的艺术创作,称为虫蚀艺术。走进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陈永顺的“虫御堂”,400余件作品让人大开眼界。虎年来临之际,他又创作了“卧虎香薰”迎虎年。

  陈永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在春秋季节且适宜的潮湿环境下,天牛的幼虫咬蚀木头后会形成美丽的“虫文”。为搜集更多适合创作的枯木病株,他走村串乡、钻林入坑。有一次,听说村里有一个苹果园正在伐树,他立即前往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在10余亩林子里找到了150棵合适的苹果树桩。目前,他收藏的枯木病株主要包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枣木、榆木、槐木、梧桐木、苹果树等。

  2019年7月,虫蚀艺术被列入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永顺成为这项“冷门”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十余年来,他在一株株枯木病株中发掘自然之美,并致力于让这项“冷门”非遗“热”起来。

  (文/崔志平 王晓 图/陈月振)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者:崔志平  |  责任编辑:张祝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