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吉林木匠利用传统技艺智慧造出“清代建筑”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信息      2022-06-08 18:00:25

  吉林木匠利用传统技艺智慧造出“清代建筑”

“清代建筑”细节惟妙惟肖 石洪宇 摄

  中新网吉林6月8日电 (记者 石洪宇)62岁的胡平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一位木匠。最近,他凭高超的技艺完成了一个清代建筑模型。

  这个长2米、宽1.3米、高1.65米的“建筑”近乎从历史穿越而来。几万块木料全是榫卯结构,未使用一颗钉子,屋脊端坐着神兽,门窗可开关自如。

  胡平说,这个清代“建筑”是其历时11年研究完成的,为了查找资料、材料、观察古代建筑细节,他曾“走遍五湖四海”。

  胡平从小喜好画画和历史建筑,也接触过木雕手艺,初中时候便和二哥学会做木匠活。因对古建筑感兴趣,二哥请原吉林市木雕厂一位知名的古建筑老师傅教他。

  1980年,胡平到吉林市木雕厂上班,工作之余,古代建筑书籍会放在案头,老师傅向他传授相关技巧。

  后来,胡平经营一家木雕厂,每年都去广州参加交易会,将一些小动物造型的木雕制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等地区。此时,他也有机会前往北京、山西大同等地参观古建筑,获取制作灵感。

  从2000年开始,胡平便在乡下的自家平房里潜心研究制作事宜。“我先后制作了3个古建筑模型。现在展示的这个是我从51岁开始制作的,也是最大的一个。”

胡平展示他的作品 石洪宇 摄

胡平展示他的作品 石洪宇 摄

  在工作室里,胡平轻轻抚摸着这个有古旧色彩的模型。“材料用的非洲花梨木,木材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逐渐加深,时间越长越有韵味。”

  胡平认为,制作难度最大的地方是斗拱部分,每个斗拱有六七十块木料,且需要环环相扣。每块木料都需要打磨、测量和计算,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无法拼接组装。

  胡平的骄傲在于模型与实物建筑的一致性非常高,反映出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他想将其送给女儿做传家宝。

  “如果有机会可以拿出去展览,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个榫卯工艺,它就有传承的价值。我要用自己的手艺,传递工匠智慧。”胡平说。(完)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者:石洪宇  |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