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我一梦惊醒,朔风敲打着窗叶沙沙作响,这声音如16年前一般熟悉。
辗转反侧不能眠,心中总觉空落落,身旁的战友已进入梦乡许久,我小心翼翼起身,打开那盏用了有些年头的台灯。泛黄的灯光下,思绪万千,往日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
我叫陈龙,16年前,我从石家庄来到北京,来到现在的哨所,在高压配电室工作至今。我的整个青春都在这里,这里也记录了我的成长,让我记忆深刻的事也就颇多。
回想初到高压配电室,我心想无非在室内值班,但从老班长口中得知,这还是个脚力活。当兵的第2年,在一次巡线中,我发现一根高压电线杆倾斜几近40度,如果倾倒,将导致我所在的整个团断电甚至还有引发山火的危险。
来不及思考,我迅速清理四周易燃物后,而后飞奔回连队,同战友们携带工具来到“阵地”,开始进行架空线路维修与加固。由于是高空作业,安全隐患较大,我不放心其他同志,便亲自上去拉线加固。
虽是冬日,但却汗流浃背,不是热,是紧张!所幸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这是我第一次在巡线过程中遭遇的突发情况,也是我第一次进行拉线加固,让我既害怕又骄傲。
还有一次,那是2021年7月,连续强降雨,半夜里,我预感不妙,便穿上雨衣,照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来到配电室。眼前的场景让我一惊,雨水即将淹进配电室,情况不容乐观。我心想真不是时候,匆匆跑到电话前给连长报告情况后,又叫醒了熟睡的小兄弟前来抗洪。
我们来回搬运着防汛沙袋,不久,抢险队也迅速赶到,力量壮大,在深夜的雨里,大家持续奋战。黎明时,我们赢下了这场抗洪“战役”。
回到房间,脱下浸湿的衣和鞋,看着雨水泡白的双脚,磨得没有纹路的手指,以及背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战伤”,我们相互一笑,这一切值了……
望向窗外,风依旧作响,我放下笔,看向正在熟睡的两个小兄弟,对他们很是不舍。在这小小的哨所,我们朝夕相处,一起巡线、做饭、唠家常,大家的感情早已深入骨子里。
在这重要点位上,我坚守了十几年,高低压配电柜我很熟悉,我怕他们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能及时处置,单位电力系统不能及时恢复,将会耽误很多事情。但是,我也很放心,因为他们都可以独当一面。
虽然即将离队,但我仍然是高压配电室一员,当需要我时,你们大可以给我来通电话,我必定竭尽所能,因为这是我的家,你们是我的兄弟。
回想这16年,我在这个哨所送别了我的老班长、我的同年兵、我带的新兵。每一次离别,我都故作坚强,但当他们踏出营门那刻,我却总是被风沙润湿眼睛。
明天,轮到我脱下这身军装,重整行囊,别离这座我再熟悉不过的哨所,还真有些不舍。但这一天总会到来,我们都将会离开这儿,但兵心永不变。
16年,老兵的胸膛仍旧炽热。
陈龙 写于11月30日凌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