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眼里的黄河——“台青黄河游记”分享会》近日在厦门卫视、看厦门APP、厦门广电网、央视频、央视频移动网、运城市县二级新媒体、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Facebook、YouTube等两岸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在线观看总人数达612.7万。
今年6月,一群台湾青年从山东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溯河而上,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历经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最终抵达青海,见证海拔4600米之上的黄河之源。“台青黄河游记”以台青视角巡礼黄河文化,沉浸式体验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热忱勾勒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如今,台湾青年们从黄河归来,在厦门卫视演播室进行了一场两岸“云上分享会”,讲述他们的黄河见闻和所思所想。
毕业于台湾大学的台湾青年刘信愔表示,这一趟黄河之行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华夏文明的主动融合“基因”。无论是在淄博感受到的齐文化自由、包容的文化内涵,或是在母校校长傅斯年家乡聊城体会到的多元、开放之风,都让她真切体会到,黄河流域中的主动融合是我们中华文化穿越千年不断向前的内在动力。“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性格,使我们逐渐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并且走向强大。”刘信愔说。
台湾青年王中佾的黄河体验,同样也提到了“融合”。在青藏高原,他不仅看到了被呵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还看到了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此外,在藏族同胞索修家中,他看到了现代化的楼房、家具设施,以及墙上的篮球明星海报等,王中佾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或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在青海我都看到了,很和谐。”
带着对热播剧《山海情》的回味,长期专注于大陆乡村振兴产业服务的台湾青年杨超闳,在黄河之行中打卡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闽宁镇,更见到了剧中人物马得福的原型谢兴昌。“输血”变“造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脱贫理念,让杨超闳发现大陆的乡村振兴事业,真切地给每个人带来了生活巨变。“可以看到这些改变的成果,生活上的这些转变,其实是体现在每一个村民的生活上的。”杨超闳说道。
立志要走进100个黄河人家的台湾青年黄恺嘉,在溯源黄河的路途中制作了大量自媒体短视频作品,进行网络传播。在她的眼中,流淌的黄河水就像血液一样是红色的。“在文化意义上,我觉得黄河水就像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液一样,她把我们的养分生机送到我们华夏大地去,所以她才能够抚育千千万万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黄恺嘉表示。
祖国大陆幅员辽阔,南北地区不同的自然风貌和地域特色,也让台湾青年朱天奇打开了眼界。酷暑之际,朱天奇在山西云丘山中体验了一把“光膀子”探索冰洞,科学尚无法解释的冰洞奇观,也让朱天奇留下了人生中最特别的黄河记忆。
“台青黄河游记”系列图文、视频资讯经过两岸媒体和台湾青年的制作推送,在各平台媒体总曝光量已超13.3亿,也吸引了台湾岛内不少年轻人的目光。还未曾踏足过大陆的台湾网友妮妮发来视频,表示自己看了“台青黄河游记”的视频后,才知道大陆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得那么好,她说“希望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游遍大陆,深度体验我们的中华文化。”
“台青黄河游记”主题活动由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农业农村部台办、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指导。数百家媒体及自媒体参与报道。
来源:厦门卫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