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香港|从“陪跑”向“领跑”奋进 2022创科“全力以赴”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港澳新闻      2022-12-30 09:02:06

中新社香港12月29日电 (记者 戴小橦 韩星童)年关将至,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卫星智能制造中心(中心)技术总监胡明远异常忙碌。位于将军澳创新园内的部分实验室刚刚完工,设备测试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

“顺利的话,整个中心会在明年6月份之前落成。”胡明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成投产后的中心具备卫星设计制造协同、机电热高效集成装配和智能化产线管控等众多功能,从基础产品配套到整星检验合格,香港将拥有全产业链制造卫星能力。

“我们是柔性化、批量化、智能化生产,每年大概能产200颗左右的卫星。这是真正在香港生产落地的卫星,有香港ID的概念。”胡明远自信满满地说。

近年来,香港航天科技产业发展迅猛,除了成立香港第一家以星链工程和卫星精密制造为核心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团,还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更在去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属于香港的卫星——“金紫荆一号”。

而这些重大成就、亮点成果的出现绝非偶然。

“全力以赴”,这是香港首位参与研发中国航天仪器的科学家、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给出的回答。

过往十年间,这位香江“老将”曾多次带领团队参与国家重大深空探测任务,从“嫦娥三号”到“天问一号”,从奔月到探火,他发现,香港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依托内地资源,与内地优势互补,才能走得更远。他回忆,“二十多年前,资助很少的。真的要成果上了天,才有多一点资助。”容启亮观察到,香港近些年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受到的资助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更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在他看来,这是国家对香港的一以贯之的支持和信任,也是对香港科创发展的鼓励与肯定。

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总裁叶成辉眼中,这向香港业界及有意投身创科的人,传递了积极信号。“眼前就是创科的康庄大道,发展创科会是香港另一个重大经济引擎。”

但是,翻查香港考评局数据,记者发现,202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考试报考人数中,选择信息及通讯科技科的学生有5492人,而设计与应用科技科的考生仅仅454人。再看报考经济科却高达11877人,企业、会计及财务概论科也有9414人。

面对这样的尴尬境况,叶成辉认为,“引入海外专才是捷径,但培育本地人才,推动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基础教育普及化、倡导全民创科思维,才能为香港持续提供创科人才。”

“到香港求学的人其实不少,只是最终很多人选择离开。”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则认为,要从根源上突破香港创科发展的障碍,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并非只吸引一位优秀人才到香港,而是吸引整个工作团队、整个企业在香港发展,从而能提供足够多的优质的企业工作机会,才会有更多人愿意留下来。”

回顾2022年,国家在港选拔载荷专家上太空,施政报告和创科发展蓝图相继公布,“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正式启动,香港科技创新联盟、香港创科教育中心等陆续成立,“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推出优化措施……到现在,香港科创界的就业人数,已经从2015年约3.7万人增加至超过4.5万人;初创企业数量,由2015年1000多家增加至超过4000家。香港步入了科技创新全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创科中心将成为继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之后,香港又一个点亮城市未来的风向标。

文章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姚思寒
聚焦港澳
港澳时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