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为了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日,筹集捐款、救济难民,徐悲鸿远赴南洋举办画展。就在徐悲鸿抵达新加坡时,著名话剧演员王莹已在那里马不停蹄地演出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放下你的鞭子》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一对父女流离失所、卖唱为生的故事,旨在揭露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放下你的鞭子》在大江南北广泛演出后,极大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日斗志。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王莹和金山等文艺工作者于1939年赴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巡演,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10月的一天,徐悲鸿在新加坡街头徜徉时,适逢王莹等人在广场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于是驻足观赏,不由得深受感动。徐悲鸿回到住处,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一幅高144厘米、宽90厘米的同名油画。画面上,接近真人比例的王莹身穿白底蓝纹、绘以麟凤图案的服饰,手持红色绸绢,半蹲身子,翩然而舞;围观者扶老携少,或衣衫褴褛,或军服持枪,双手交叉,神情陶醉……
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折射出在日寇铁蹄无情践踏及蹂躏之下,中华民族奋起御侮的不屈意志,真实反映了当年海外华侨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以及慷慨解囊、同心勠力,携手支持长城内外浴血抗战的赤子情怀。
据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介绍,徐悲鸿完成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后,将它送给新加坡的好友黄孟圭。黄孟圭去世后,画作辗转流传到一位亚洲收藏家手中。2007年4月,《放下你的鞭子》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惊艳亮相,轰动一时。(周惠斌)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