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改名换姓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2025-07-23 17:23:48

1942年2月4日,郁达夫和国内的一些文化人离开了即将被日寇占领的新加坡,流亡到印尼的苏门答腊,可是不久后,这里也被日寇占领了。这时,郁达夫不得不改名“赵廉廉”,在苏门答腊过起了隐蔽生活。

为了生存,苏门答腊的几位华侨集资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改名换姓的郁达夫就乔装为商人,成了这家酒厂所谓的“老板”。这家酒厂是用土法酿酒的,生产出来的酒深受当地人欢迎,生意兴隆,赚的钱维持着流亡到此的郁达夫等文化人的生活开支。为了装扮得更像商人,1943年9月15日,48岁的郁达夫经当地朋友的介绍,在抗战时期一切从简的缘由之下,匆匆地与当地一位华侨姑娘结了婚。

这位姑娘名叫何丽有,原籍广东香山,在苏门答腊长大,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只会说印尼话和香山方言,而郁达夫的印尼话又说得不好,他们两人平时连语言沟通也很难。郁达夫对此却非常满意,因为彼此语言沟通困难,他改名换姓的隐蔽身份就不会因何丽有而暴露。

1945年日寇投降,改名为“赵廉廉”的郁达夫终于舒展了眉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时,他准备返回祖国。不料就在这时,他改换姓名的事情泄露了,日寇设下了毒计。在这一年的8月29日晚上,郁达夫正在家里商量结束酒厂业务的事宜,一个年轻人来说外面有人找他。郁达夫也没有多想,就跟着这个年轻人出去了。可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失踪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日寇设下的一个圈套,郁达夫就此落入了日寇的魔掌,在9月17日被残忍杀害。

郁达夫失踪的那天,正值何丽有临产。第二天,何丽有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美兰。这时,才有人告诉何丽有,她的丈夫赵廉廉其实是中国文化界的名人郁达夫。(王吴军)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