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扉的情感交流
■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队队员 曹 欣
1942年,斗争空前尖锐,敌人“扫荡”十分频繁,条件极为困难。
那天,队部接到一个命令:驻在彭城附近的矿警队起义了,一个营的队伍已经接应到了根据地,要宣传队马上出发,到驻地去慰问部队。
彭城和它附近驻扎的两个营矿警队,是营长宗书阁的父亲自费购买了枪支、雇用了人员编组起来的“看家护矿”的部队,日军占领了那里就把它编为“皇协军”了。可宗书阁是个血性男子,不堪敌寇的蹂躏,不愿当亡国奴。我方了解这一情况后,就由敌工部长亲自伪装,深入敌营与他结为友好,不断提高他对党的认识,指明抗日救亡的光明前程。于是,他也常常用自己的心境去感染士兵,现在时机成熟,就决然起义投奔了抗日阵营。这是我们深入敌人心脏瓦解敌军的一大胜利,也是宗书阁真诚爱国的必然结果。
宣传队黑夜出发,赶到驻地,宗书阁和全队弟兄走出好几里地来迎接。宣传队员分散到战士中间,问冷暖,话家常,谈感想……
我们找了块平坦的沿边地,支上几根杆子,围上几块幕布,搭起了一个舞台。演出就在这简陋的舞台上开始了。全营弟兄冒着寒风席地而坐,宗书阁也坐在他们中间。
大幕拉开,第一个节目就是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天虽然那么冷,人们却寂静无声地倾听着。每一句歌声都像是对他们说的心里话,每一个音符都在撞击着他们的心。当朗诵到“这是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有良心的中国人,你们听听吧!”宗书阁即潸然泪下、痛哭失声,不少弟兄也随着《黄河怨》的歌声低头落泪。在我们唱罢《怒吼吧!黄河》,宗书阁再也按捺不住了,跳上台去,表演了一个即兴自编的快板,诉说他们被强迫改编为伪军后所受的压迫与欺凌,和誓死御侮的决心。有的弟兄竟在快板声中流泪呼应着。
我真没有想到,这场动人心扉的情感交流,竟是在歌声与快板中进行的。这是一首以《黄河大合唱》为基调的御侮的歌、誓师抗战的歌。它震荡着在场者的心弦,坚定了全营人员的抗战决心。
(题目为编者所加,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
作者:曹 欣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