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岭上五壮士
■李永生
松树岭上的“鸡蛋坨”山峰及周边地貌。王旭营摄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那些饱含热血与勇气的壮举,永远不会被岁月的烟尘淹没。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涞水县深山区紫石口村曹坝岗,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与日寇殊死战斗,弹尽后舍身跳崖,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
1942年冬,新年将至,平西抗日根据地正洋溢着喜庆的气氛。12月27日,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第7团接到情报:敌从宛平、怀来、房山等据点纠集2000余人,兵分三路向平西根据地扑来。其东路主力1000余人,从拒马河、李家堡、杜家庄出发,向我第7团驻地曹坝岗快速逼近。
当时,第7团主力正在外线迂回作战,团部留守执行警戒任务的仅有第2连和特务连,情况危急!团长陈坊仁、政治委员李水清当即命令特务连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第2连占领单翅岭的前出山梁——松树岭,坚决阻击敌人。接到任务后,第2连官兵当即抢先登上松树岭。松树岭蜿蜒起伏,主峰佛洞塔高高耸立。佛洞塔左下方的一处山峰,崖壁陡峭、险峻异常,因形似一枚鸡蛋而得名“鸡蛋坨”。
官兵奔袭到松树岭山脚下时,天还没亮。他们发现远处河滩上的敌军正在悄悄接近松树岭。连长张玉亮立即向各排下达作战命令。
到达作战位置后,战士们就开始紧张地构筑工事。正值严冬,冻土难挖,他们就搬来石头,垒成掩体。很快,前沿部队就与敌人交上了火,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响起。
敌人凭借着强大的炮火和兵力优势,一开始就发起集团冲锋。“轰——”,八路军埋设的地雷爆炸了,跟着就是一阵密集枪声,压制住敌人的进击。一阵交火后,敌人发动更加迅猛的进攻,又被我军打退。敌人遂改为散兵队形,再次对我前沿阵地发起攻击。
此时,第2连决定使用此前缴获的一门迫击炮轰击敌人。炮手将仅有的3枚炮弹都打了出去,然而只有1枚在敌人面前爆炸。
片刻后,敌人发起猛烈炮击,不断有官兵倒在炮火中。敌人趁着弥漫的硝烟,又一次向我军阵地猛扑。
战斗中,我军官兵顽强拼杀,山坡上、沟坎里,到处躺着敌人的尸体。守卫松树岭前沿高地的第1排伤亡也很大,不得不撤出主阵地。
日军夺得我松树岭前沿阵地后,随即向第1排副排长李连山和8班战士坚守的阵地展开攻击。在李连山指挥下,8班战士猛烈射击和投弹,把敌人压制在山坡下。受阻的日军又改用迫击炮向山顶猛轰。
中午,一个又一个紧急报告从各处传到指挥所:“一股敌人在汉奸带领下从松树岭山后小道正偷偷向我主峰包抄过来……”“敌人进入了紫石口村,并开始向我主峰侧翼运动。”
在确定军分区与平西地委机关都已安全转移后,连长和指导员经过商量,决定留下第1排副排长李连山带领8班断后,掩护团机关和其余部队撤退:“边打边撤,在敌包围圈形成之前撤出战斗!”考虑到接下来的战斗可能更加残酷,上级给他们配备了一挺机枪和大量手榴弹。
李连山立即组织战士检查武器、收集弹药、抢修工事。敌人更加疯狂的进攻开始了,前面的被打倒,后面的接着涌上来。机枪手刘班长操纵着机枪扫射,敌人又一次败退下去。
突然,李连山和战士们发现,敌人已经从阵地后面迂回成功,占领了佛洞塔。大队日伪军也正沿着山梁包抄过来。
李连山大喊一声:“狠狠地打!”机枪手刘班长操纵机枪射击,几名鬼子应声倒下。很快,机枪子弹打光了。李连山对刘班长和副射手说:“机枪可是咱团里的宝贝,绝不能留给敌人,你们撤。”他见刘班长不肯走,便说:“我命令你快走!请转告团首长,我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刘班长这才扛起机枪和副射手撤走。
机枪一停,敌人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硝烟和烈火迅速笼罩了阵地。坚守在“鸡蛋坨”山峰的战士子弹打光,手榴弹也扔完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扑上来的敌人砸去。战斗中,又有几名战士牺牲了。
日军付出惨重伤亡代价后才知道,坚守阵地与他们作战的八路军仅有一个班。
战至最后,阵地上只剩下5个人:李连山、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王文兴。“鸡蛋坨”顶峰,5位八路军战士筑成了最后的屏障。
他们已经一天水米未进,疲惫到了极点。面对涌上来的敌人,浑身是伤的李连山嘶哑着命令道:“八路军誓死不当俘虏!跳崖!”他们或砸或摔,将枪支毁坏后扔下山崖。
李连山未及跳下就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滚落悬崖。刘荣奎、宋聚奎把枪砸坏扔下悬崖,一起纵身跳了下去。17岁的小战士王文兴,从挎包里拿出一条毛巾,蒙上自己的双眼,也跳下山崖。邢贵满端着枪倒退向崖边,突然他向前发力,猛地刺死一个鬼子后,转身抱着枪跳了下去。
隐蔽在对面山洞中的群众,流着眼泪目睹了“鸡蛋坨”上这场气壮山河的战斗。第二天,第7团官兵和群众在山崖下找到5位勇士的遗体。当地的老人献出自己的棺木,将烈士收殓入棺,含泪葬于巍巍松树岭。
不久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和副司令员萧克发出通令:“……副排长李连山率一个班掩护主力撤退,除伤亡外,仅余五人,退至一绝地,弹药已尽,敌兵又至,该副排长遂决定跳崖,未及跳下即中弹阵亡。其余战士四人遵从副排长遗志,由二十余丈高崖跳下后全部壮烈牺牲。该副排长李连山及战士四人宁死不当俘虏,英勇顽强精神可佩!特通令嘉奖,望深入传达。”
1943年1月7日出版的《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李连山等“子弟兵五壮士”跳崖牺牲的报道。
五壮士的精神,如同松树岭上的青松,历经风雨愈发挺拔坚韧。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后人传承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精神。硝烟散尽,5位壮士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