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集团宣布将对英特尔(Intel)进行20亿美元的投资,不仅是财务上的注资,更是一项具备战略意义的动作,特别是将与美国政府保持步调一致,支持美国先进半导体的生产;也就是说软银在特朗普总统上任后,不断对于美国进行相关的投资,例如参与美国特朗普总统在2025年1月宣布的星门计划,与 OpenAI与Oracle共同承诺,在未来4年内为这个AI基础设施项目初步投资1000亿美元,最高可达5000亿美元;尔后2025年3月软银又领投了对OpenAI的400亿美元投资,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私人科技交易;另外,软银集团也宣布规划以65亿美元收购另一家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
事实上,软银最新入股Intel,这些举动并非单纯的政治表态,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商业策略,也就是通过与特朗普政府的协调与合作,软银期望能够降低政治风险、获取政策支持,显然公司的策略是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通过积极响应主要市场的政策倾向,来为其投资活动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而软银入股Intel背后所能获得的利益,首先主要着眼于半导体战略:软银集团执行长孙正义表示;这项投资主要是基于加速AI革命,因为半导体是所有产业的基础;他认为Intel在美国的先进半导体制造与供应将扮演关键角色;其次为深化两者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Intel与软银之间的合作关系早已建立,例如双方在2025年6月就宣布共同成立合资公司“Saimemory”,专注于开发用于AI运算的新一代低功耗内存;再者软银需巩固AI基础设施:这笔投资符合软银集团近年来积极扩张半导体和AI基础设施版图的策略,例如2025年3月,软银才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新创公司Ampere Computing,显示其在服务器和AI运算市场的企图心。
对于Intel来说,软银对于Intel的注资将为财务上带来正面效益,但Intel在制程技术上所面临的卡关问题短期仍难解。也就是说Intel近年来虽仍持续追赶台积电与Samsung在先进制程上的进程,但不论是Intel 18A或未来的Intel 14A皆不被市场看好,此次获软银投资,且未来亦可望有美国政府直接资金挹注,对于营运陷入瓶颈的Intel而言能获得喘息,对于财务上可带来正面效益,且此交易既符合特朗普美国制造业优先的期望,甚至不排除特朗普将以政府的压力来让美系客户端下单给予正统的半导体制造公司—Intel,但先进制程研发卡关问题恐非短期内仍快速获得解决,更遑论要追赶上台积电。
而不论是民间企业或美方政府入股,对台积电影响为一体两面,虽然短期内台积电救援Intel的议题可暂时落幕,但美国政府或鼓励其他业者入股注资Intel,台积电显然将面临较为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仅有不断扩大先进制程的领先程度,并在这Intel的空窗期建立高度的技术门坎,才是辗压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作者刘佩真为台经院产经数据库总监、APIAA院士)(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