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安定门人考略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2025-09-03 13:45:30

作者简介:马强,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考数量

胡瑗长达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弟子“从游二千人”(《安定言行录· 卷下》),但有姓名履历可考者只有数十人,且具体数目各家文献记载不一。清代丁宝书《安定言行录·弟子第四》辑录弟子46人,《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安定学案表”所列安定门人47人,万斯同《儒林宗派·卷八》列出胡瑗弟子28人,笔者梳理以上文献,删去相同、合并相异共得56人,通过考察他们的籍贯,浙江23人:杜汝霖、钱藻、滕元发、祝常、倪天隐、陈舜俞、管师复、管师常、周颖、卢秉、朱临、徐中行、陈贻范、张坚、吴孜、翁升、莫君陈、周之道、王固、胡稷言、刘定国、顾临、盛侨。江苏10人:范纯仁、范纯佑、孙觉、潘及甫、张巨、陈敏、凌浩、单锷、钱公辅、徐积。福建8人:刘彝、汪澥、徐唐、游烈、翁仲通、林晟、莫表深、陈高。河南4人:程颐、朱光庭、安焘、赵君锡。安徽4人:吕希哲、杨傑、吕希纯、江致一。江西2人:欧阳发、饶子仪。广东1人:罗适。山西1人:苗授。山东2人:窦卞、田述古。湖北1人:王得臣。

安定门人声名卓著,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问刘彝胡瑗门人情况,“帝曰:其门人今在朝者为谁?对曰若钱藻之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钱公辅之简谅。皆陛下之所知也。其在外以明体达用之学教于四方,殆数十辈,其余政事文学粗出于人者,不可胜数,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也。”(《安定言行录·卷上》)刘彝对安定门人在朝为官者进行例举。钱藻(1022-1082),字醇老,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为人清谨,寡过居守,绳墨为治,简静立朝。无矫亢之节,亦不为雷同势利,淡如也,人称其长者”(《安定言行录·卷下》)。孙觉(1028-1090),字莘老,少时跟随胡瑗学习即崭露头角:“安定之门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先生年最少,俨居其间,众皆推服”(《宋元学案·安定学案》)。曾任湖州、庐州、扬州、徐州等七州知州,政声颇佳。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范仲淹次子。 曾拜相。“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安定言行录·卷下》)。钱公辅(1021-1072),字君倚,曾官至知制诰。后敢于谏言“拂安石意,罢谏职”(《宋元学案·安定学案》)。刘彝(1015-1091)字执中,在宋神宗时任东南水利除都水丞,治水有功。“久雨,汴涨,议开长城口,彝请但启杨桥斗门,水即退。”(《安定言行录·卷下》)

胡瑗教学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曾经带领湖州弟子跨越数千里北游关中,“至潼关,路峻隘,舍车而步。既上至关门,与滕公诸人坐门塾少憩。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蛇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万里,形势雄张。”看到北方雄壮山河情不自禁感慨“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安定言行录· 卷上》)胡瑗教学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徐积云:“积自言初见先生:头容少偏。先生厉声云:‘头容直!’积猛然自省,不特头容要直,心亦要直,自是不敢有邪心”(《安定言行录·卷下》)。胡瑗亦关心学生,安焘在太学学习期间经常犯癎疾:“凡聚立庑下升堂听讲说,人众,疾辄作。先生使人掖之以归,调护甚至。”(《安定言行录·卷下》)程颐与胡瑗在太学首次相遇颇具传奇性:“皇祐二年,年十八,上书阙下,劝仁宗以王道为心,生灵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且乞召对,面陈所学。不报,闲游太学。时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导,尝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得先生所试,大惊,即延见,处以学职”(《二程文集·伊川先生年谱》)

考著述

安定门人中有二十余人有著述(部分散佚),程颐(《二程文集》)著述声名远播,其他知名者如下:

单锷撰《吴中水利书》,为深入考察针太湖水域“尝独乘小舟往来于苏州、常州、湖州之间,经三十余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中水利书提要》),对历年洪涝灾害进行剖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吕希哲著《吕氏杂记》二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喜言禅理,每混儒、墨而一之”二是“其他所记家世旧闻,朝廷掌故,多可与史传相参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吕氏杂记提要》)王得臣著《麈史》:“得二百八十四事……别为四十四门,总成三卷”(《麈史序》),涉及经史、文学、典章、制度等内容。莫君陈撰《月河所闻集》一卷“此书杂记朝典国故兼及琐事笑说”(《月河所闻集跋》)。滕元发撰《孙敏威征南录》一卷,述皇佑四年(1052)孙沔与狄青破侬智高事,“是亦考史者所宜兼存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吕氏杂记提要》)

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版本复杂,以存世较多且篇目最全的康熙本二十五卷为例 :《范忠宣公集》 二十卷、《奏议》 二卷、《遗文》 一卷、《附录》 一卷、《补编》 一卷,主要有赋,律诗、表,启状,记,祭文、墓志铭等体裁。杨傑撰《无为集》十五卷,有诗、赋、表、序、启、碑志等体裁。其书“以释、道二家诗文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无为集提要》)

徐积撰《节孝先生文集》三十卷,文集收录诗、文两部分,诗占到了全书十之七八。徐积虽是理学家,但对含情之文较为宽容:“安定说中庸始于情性。盖情有正与不正,若欲亦有正与不正,德有凶有吉,道有君子有小人也。若‘天地之情可见’‘圣之情见乎辞’,岂得为情之不正乎?若‘我欲仁,斯仁至矣’岂为不正之欲乎?故以凡言情为不正者,非也,言圣人无情者又非也。圣人岂若土木哉?”(《节孝先生语录》)

孙觉撰《春秋经解》,有十三卷,十五卷两种版本。其思想不但受到中唐经学家的影响,亦受胡瑗影响尤深:“《左氏》多说事迹,《公羊》亦存梗概,今以三家之说,校其当否,而《穀梁》最为精深,且以《穀梁》为本。其说是非褒巧,则杂取《三传》及历代诸儒、唐啖、赵、陆氏之说,长者从之,其所未闻,则以安定先生之解说之”(《春秋经解·序》)

陈舜俞《都官集》十四卷,文十一卷,诗三卷。其中文有策、奏状、制、论,说、记、书等体裁“其诗大半为谪後所作,气格疏散,皆自抒胸臆之言。文则论时政者居多。大抵剀直敷陈,通达事体。”(《四库全书总目·都官集提要》)《庐山记》三卷、五卷本,是记录庐山风景、人文的志书。文献价值高“北宋地志,传世者稀。此书考据精核,尤非后来《庐山纪胜》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庐山记提要》)

文章来源:湖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