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回眸丨韩略村:虎腹亮剑截击敌寇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9-18 11:17:36

    韩略村:虎腹亮剑截击敌寇

    ■武  帅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1943年《太岳军区纵队司令部战斗纪要》。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1943年《敌反转扫荡岳南图》。

    韩略村,坐落于山西临汾东北25公里处,紧临日军前敌指挥部,扼守临(汾)屯(留)公路进山要冲,四周据点星罗棋布,堪称日寇心腹之地。1943年10月,以服部直臣少将为首、会集日军“精英”的“军官战地观战团”在此全军覆没,震惊日本朝野。

    1943年秋,日军调集两万余人,采用“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对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陕甘宁边区危如累卵。腹背受敌的危急关头,八路军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第16团临危受命,火速西进驰援延安,保卫陕甘宁。

    部队乔装疾行,巧妙穿过两道封锁线,悄然抵近韩略村附近,通过地方武装获得情报:临屯公路每日有敌车队往来,且警戒松懈;公路两边是悬崖陡壁,高坎上有断断续续的凹地,是理想的伏击地点。战机稍纵即逝,分区司令王近山当机立断,决定暂缓行军,命令部队于韩略村西南公路两侧设伏,痛击日寇,以配合腹心地区反“扫荡”作战。

    10月23日夜,部队隐蔽进入伏击阵地。次日晨,日军13辆汽车驶入死亡陷阱。枪声骤起,伏击部队轻重火器瞬间织成火网。6连精准一击,队尾汽车当即瘫痪,斩断敌退路;9连如铁闸般封死前方隘口,敌阵顿时大乱;4连、5连分别配置在公路两侧陡壁处,迅速完成对敌分割合围。经白刃厮杀,我军3小时击毙日军旅团长以下120余人。

    我军在转移途中临机应变,乘势设伏,在敌之腹地打了一场干脆利落的伏击战,全歼由日本“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两个中队学员及其他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专门前来参观“扫荡”新战法的战地“精英”。根据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太岳军区纵队司令部战斗纪要》记载:“韩略村伏击战创造了太岳区反扫荡空前的模范战斗。”

    这一战打乱了敌人的“扫荡部署”,敌紧急集结兵力在飞机掩护下分路赶至韩略村附近寻找我主力部队时,第16团早已跳出封锁线,按照预定计划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途。

    (“战史回眸”栏目图文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提供)


作者:武 帅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