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2-07-08 10:55:22

  今年2月15日,还差3天年满18周岁的苏翊鸣力压众多顶尖选手,勇夺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冠军。有网友评价:“苏翊鸣的成功,源于他抓住了人生机遇,一战成名。”此话不无道理。但许多人在羡慕他的好机遇时,并没有看到机遇背后的艰辛准备。苏翊鸣之所以能够在冬奥会决赛中胜出,首先来自他敢于冲击从未在比赛中完成过的高难度动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份自信来自于日复一日的锤炼”。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抓住机遇,往往需要做好长期的、艰苦的、充分的准备。数学家华罗庚曾这样说过:“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如果以一个军工人的视角,纵观武器装备发展史,我们同样也会发现,能够紧紧抓住机遇的军工科研工作者,往往付出了非同常人的努力与汗水。苏联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求学期间,经常旁听航空和浮空课程,积累飞机研制经验。在国家急需研制一款国产战机时,波利卡尔波夫临危受命,成功研制苏联历史上第一款自行设计的歼击机伊-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28年隐姓埋名搞研究,凭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可以说,机遇青睐的从来都是那些对时势和人生预先有准备的人,他们靠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机遇来临做足了“功课”,甚至准备好了牺牲。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正加速演进,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既是建功立业的难得机遇,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重任。

  攻关准备你做他也做,前沿技术你追他也追。可是,有的人硕果累累,有的人却难以为继,结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在“准备”和“备准”上的差异。正如意大利军事思想家杜黑所言:“一个想要制造一件好的战争工具的人,必须首先问问自己下次战争将是什么样的。”武器装备研发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武器装备研发准备,备是基础,准是关键。未来战场,如果看不清现代战争这个准星、瞄不准部队需求这个靶心,那么“备”得越多,浪费越大,离题越远,抓住机遇也就无从谈起。

  以充足准备把握良机,既要脚踏实地肯下苦功,更要仰望星空敢于创新。若想在机遇来临时果断将其抓住,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作战对手和作战环境,把武器装备建设优势在哪里、弱点有哪些、差距有多大、应该怎么办搞清楚,使准备的指针始终对准“下一场战争”,用辛勤付出、拼搏汗水“增援未来”,从而在强军征程上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战场。


作者:俞太耘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