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伟大胜利、创造新的荣光系列谈⑥丨用好用活军事这一手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3-08-04 09:39:54

用好用活军事这一手

——铭记伟大胜利、创造新的荣光系列谈⑥

■方华玲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杨尚昆同志在1951年元旦的日记中写道:“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之举,实是万分英明的、有远见的决定,事至今日则已如黑白之分明。”

自古知兵非好战。当年,考虑到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实际,最初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多数人对抗美援朝持反对意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这一仗。经过对国际形势冷静分析,对参战利弊反复权衡,对战争进程科学预判,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最终定下了“应当参战,必须参战”的决心。这一战略决策,既有“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无畏霸气,也有“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周详运筹;既有“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的非凡气魄,也有“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的智慧勇气;既充满“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远见,更蕴含“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深远考量。

古人说:“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略者不可以仓卒制,而功者不可以侥幸成也。”战略决策是一个极为重要、极为复杂、极为艰难的过程,尤其是那些事关“国之大事、存亡之道”的军事战略决策。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形势越复杂,越要有步骤、有策略地用好用活军事这一手。要牢牢把握服务党和国家战略目标这个根本着眼,把军事手段作为实现伟大梦想的保底手段、军事斗争作为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来运筹,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利益全局筹划指导军事行动,加强军事行动同政治外交行动协调配合,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习主席指出,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是打是谈、是进是止,党中央和毛主席首先从政治上来考虑。历史证明,正确把握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掌握战略主动,为国家安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反之,在战争问题上出现误判,产生的政治后果往往是关系全局的,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这要求我们既要有军事头脑,更要有政治头脑。打还是不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具有“小行动、大体系,小战斗、大战略”的特点,这要求广大官兵特别是指挥员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底气;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坚持整体运筹斗争、备战、建设,坚持通盘谋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紧紧抓住军事斗争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战略全局稳定,积极营造于我有利的战略态势。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勤务学院)


作者:方华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