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永志不忘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5-08 08:20:57

    历史,永志不忘

    ■王敏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世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血战硫磺岛、联合国制宪会议召开、日本向中国投降……当我们翻开一张张泛黄的二战老照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浴血奋战、矢志和平的历史记忆一下子鲜活起来。以史为鉴,我们方能凝聚起捍卫和平与正义的磅礴伟力,让和平永驻,让正义长存。

    日本向中国投降

    043933209e8f1aa47162aebfe46fdc7f.jpg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现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往投降书上盖章时由于手抖,把章盖歪了。从白山黑水间第一声抗战枪响,到长江两岸焦土千里的拉锯;从华北地区百团大战的恢弘壮举,到长沙城头三度飘起的残破战旗……中国人民14年浴血山河的坚定抗战,让侵略者心惊胆战。称霸亚洲野心的彻底破灭,侵略者无比沮丧;为犯下滔天罪行接受审判的担心,更令他们心神难安。发动侵略时的疯狂和战败后的惶恐对照鲜明,发人深省,充分昭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以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公理。

    硫磺岛上的旗帜

    f812f7d41694b4e7b28556e6f8250b3f.jpg

    1945年2月23日,硫磺岛折钵山上,美国士兵竖起星条旗的那一幕凝固成黑白照片,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场惨烈战斗的注脚,标定了正义与邪恶的清晰分野。遗憾的是,80年后美国国防部长却称硫磺岛战役中的日军“英勇”。日本军国主义的负隅顽抗与抗击法西斯战士们的舍生忘死,从来不是同种性质的“英勇”。美政客历史认知的严重错位,不仅是对鲜血写就的二战史的亵渎,更是对日军暴行下万千英灵与冤魂的二次伤害。

    联合国制宪会议

    a56c7e033feb27bfa7106b1b18c28900.jpg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1945年6月26日,美国旧金山,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宪章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历程,成为二战后和平与繁荣的重要保障。八十载春秋流转,“我联合国人民”的意志正遭到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蚀,人类再次来到十字路口,更有必要去回顾宪章序言里的铮铮誓言。

    苏军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

    d1e0a4ae74f2c1051c381d8dca410d13.jpg

    1945年1月27日,波兰南部凛冽的寒风中,苏联红军攻入奥斯威辛集中营。焚尸炉里的亡魂,终得以见到人类文明战胜野蛮的曙光。然而,今天有一些势力刻意歪曲历史,强行将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功劳从苏军转移到美军头上,甚至不惜捣毁先辈立起的苏联烈士纪念碑。这种对历史记忆的篡改值得所有人警惕——每一块被抹去的纪念碑,都可能成为下一场暴行的奠基石。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作者:王敏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