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形态演变呼唤陆军变革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2025-06-19 17:03:28

习主席指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关系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信息与智能交融的时代,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战争形态加速演变,陆军唯有加速变革自身的传统功能和结构,方能在未来战争中大有作为。

交战空间广阔需要陆军变革作战方式

未来战争将是一种在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智能作战,交战空间极其广阔,包括传统的物理空间、虚拟认知空间、深海、太空等。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作战样式,陆军的对手不是没有了,而是更多、更强、更复杂、更不确定。传统的“大规模重装部队地面推进”作战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战场交战的需要。

陆军要演好军种角色,高效完成使命任务,必须以作战思想的超越向作战方式革命要战斗力。未来陆军面对的战场情况更加复杂,承担的作战使命更加艰巨,完成任务的标准更加高、难。因此,敏捷反应、快速投送精确作战力量的机动高效作战无疑是未来陆军作战方式变革的方向。这种作战方式一改过去陆军数量型、力量型的线阵式作战,是一种非线式、远距离、无固定前线、无长时间停顿的作战行动,可概括为三个特点。

一是远距离。现代陆战不再是简单的面对面对抗,而是需要在广阔无垠的战场空间寻觅作战体系关节要害,实施“击点瘫体”攻击。所以,脱离驻地,远距离游弋寻觅目标,成为未来陆战的鲜明特性。二是分散性。放眼当代战场,陆战已不是单纯依托有利地形地物在固定领域的胶着血腥厮杀。一些地区冲突中,双方的陆域之战可谓烽火四起,特种部队深入敌人境内作战,展现了现代陆战大纵深、遍地开花的分散特性。三是速决性。无论陆域制胜机理向何方演变,兵贵神速永远是战场制胜的金科玉律。广域战场搏击的陆军,唯有以超乎对手预料的速度和智慧行动,方能使敌措手不及,无法应对,而迅速达成战役战斗之目的。

精确攻击需要变革陆军武器装备

展望现代战争不难看到,传统的粗放式作战已退出战争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精确作战。高科技感知技术与先进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已驱散战场迷雾;以数据为燃料、以模型为引擎、以算力为加速器的战场智能的体系化涌现,将指数级提升战场精确打击能力。

近年来的局部战争中,高科技武器系统展示了指哪打哪的精准打击能力,先进装备更是一次次演绎了现代战争精准制胜的活剧。例如,9K720弹道导弹系统可在10秒钟内完成弹着点确定、导弹飞行参数计算等打击准备工作。接到命令后,导弹即刻腾空而起,携带集束战斗部直扑攻击目标。导弹抵达目标上空后,内部装填的54枚子弹药如天女散花般抛洒而下,对目标进行精准毁灭性的覆盖打击。现代战争警示我们,先进武器装备已成为赢得战场主动权的制高点,战争更是先进武器装备的较量与厮杀。未来陆军要无坚不克、战无不胜、席卷陆域战场,离不开“穿新衣、背新枪”。

一是智能化无人装备。未来陆域战争是无人装备唱主角的博弈,是智能装备决定交战成败的决斗,必须以前瞻的视野和果敢的行动,加速无人机、机器人、无人战车等智能无人装备研发,为规模化无人集群作战提供力量支撑。二是远程精确打击装备。“不见面的战争”与非接触打击,是未来陆军必须应对的时代课题。动如脱兔的陆军更需要手臂长、打得远,需要加速研发新质兵器,推动陆军作战方式革命。三是隐形突防装备。在未来陆战战场,传统的坦克、武装直升机受制于机械性能,其机动性提升空间有限且自身目标较大,无疑将失去昔日超级明星的魅力。为适应空中精准高速打击的作战特点,需要加速发展隐形突防装备。

隐形突防这一“新概念装备”,实体是分散开来的,可由多平台协同作战:空中侦察平台搜集目标信息,实时传给巡飞弹、导弹发射平台以及地面突击车,这些打击平台据此自动装定目标参数,测算射击诸元;指挥控制平台选择隐蔽的地方,实时向监视、侦察装置和火力单元发出指令,有效实现对目标的“发现即摧毁”。

战场数字化需要变革陆军组织形态

未来陆军的脊梁是战场数字化。未来的陆军要建立一个能连接各部队和各系统的联网作战系统。在这一作战系统下,每一个士兵都可以充分共享己方的一切有用战场信息,充分利用联网获得的信息进行作战。

指挥官将对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范围内的战场情况有全面和及时的了解,普通士兵也能知道更多、更准确的战场资料,先进的指挥系统和数字化装备使联合作战指挥官能在整个作战区最大限度地进行指挥、协调和控制。而一个小分队、一个步兵班乃至一个战斗小组、一个士兵,作为信息智能战一体化作战的一个具体的分支和一个前出的触角,往往担负着重要作战方向的重大作战任务。因此,重兵集团编组模式已不适应战争形态演变的需要,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反应成为陆军组织形态革命的大方向,任务功能组合成为兵力运用的重要方式,小型化、模块化和多元化的特征愈发显著。

现代战场更像聚光灯下的舞台,透明得难以借助天时地利隐蔽行动。实施机动、攻防与占控,部队编成唯有小而轻、灵而隐,方能最大限度隐蔽行动企图,减少机动与交战中的伤亡。将作战力量打造成“即插即用”的标准模块,是提高部队独立作战能力和灵活性的最佳路径。着眼未来,陆军部队任务复杂、威胁多元,模块更需要着眼新域新质威胁打造。就一个战术兵团而言,既需要有陆地突击模块,也需要有空中垂直打击模块;既需要有无人作战模块,也需要有特战模块。“小核心、高密度、大能量”,是模块化建设的特性要求。

现代条件下,战情扑朔迷离、瞬息万变,危险更加复杂多元,这就要求部队必须具有多元化的作战能力,以应对来自物理空间及无形空间等全时空维度的打击。信息智能交融的战场上,陆军部队既要能够打攻坚战、山地战、城市战、特种战、破袭作战、超限作战,也能高效破袭敌指挥所、通信枢纽站、雷达站、给养站等要害目标。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演变,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正发生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变化。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求变,才能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掌握建设发展主动权,陆军在未来战场上才会续写辉煌。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