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发动的大罢免,本欲削弱国民党在台立法机构的力量,扭转“朝小野大”结构,却不料引发强烈民意反弹,意外成为蓝白阵营的“黏合剂”。这股反罢免声势持续高涨,其背后的政治力学与现实考量,揭示台湾政治版图的微妙变化。 绿营的罢免战略,显然出现严重误判。其一,论述空洞化,仅以“亲中卖台”口号动员基本盘,却难撼动中间选民;其二,时机错置,民进党当局近期深陷美国关税冲击、台风救灾争议、民调下滑等多重困境,社会焦点明显转移,罢免议题难以凝聚能量;其三,行动引发反感,过度政治动员反激起民众对在野阵营的同情与支持。 反观蓝白阵营,在生存压力下展现惊人凝聚力。对民众党而言,此役也关乎自身的存亡——若国民党民意代表大量遭罢,民进党掌控立法机构,白营八席将沦为“无用八席”,营救身陷囹圄的柯文哲更将难上加难。国民党则面临台立法机构席次保卫战,一旦溃堤,也深刻影响自身的生存发展。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反罢浪潮意外成为蓝白新生代政治明星的舞台,民众党支持者“小草”展现的强烈反绿情绪也为反罢注入关键动能。7月26日的投票结果尚难逆料,但绿营罢免行动进一步促成蓝白深化合作,超乎绿营的预期。 |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