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留学的曲折经历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2025-10-18 11:45:47

五四运动一个多月后,北大校长蔡元培被迫辞职,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也于这年夏天毕业回到家乡聊城。

1919年秋季,山东省教育厅招考本省籍的官费留学生。傅斯年欣然赴省会济南应考,并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登榜。傅斯年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但当权者以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激烈分子,不是循规蹈矩的学生”,并且还是“凶恶多端的学生示威活动的头头”“打砸抢烧的危险激进分子”等为由,拒绝录取。

此时,山东省教育厅一位叫陈豫的科长,为傅斯年据理力争,坚持应以考试结果为准,并直言道:“如果成绩这么优越的学生,而不让他留学,还办什么教育!”一些良知未泯的官员,也趁机出面为傅斯年大鸣不平。在社会的舆论声中,当权者只得作出让步,把傅斯年列入官费留学生名单。正在济南一间小旅馆的傅斯年得此喜讯,当场喊了一声:“我的亲娘!”

就在傅斯年动身之前,蔡元培在学界的呼吁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重返北大任职。傅斯年到北京大学同师友告别时,与蔡元培相会。蔡元培专门为他题写了“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的对联,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傅斯年深受鼓舞。

1920年新年伊始,傅斯年从北平到达了上海,再乘轮船赴英国,开始了为期数年的留学生涯。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