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授吴昆财: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2025-10-23 08:21:31

华夏经纬网10月23日讯: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22日在一场有关台湾光复纪念的研讨会上表示,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而没有台湾光复,抗战胜利也就失去了意义。长时段的历史视野来看,台湾主权的每一次转移,从郑成功驱荷、清军平定、甲午割台到二战后的光复,没有一次不是经由战争决定的,这是残酷但真实的历史规律。

吴昆财强调,历史证明主权从来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如果有人妄想推动“第五次主权转移(‘台独’)”,那将势必重演战争悲剧。

吴昆财指出,从1661年郑成功击退荷兰人,到1885年台湾建省、1895年甲午战败割台、1945年抗战胜利收复台湾,四次主权更替的背后都是血与火的代价。中国为了收复台湾,曾付出三千五百万条生命与无数财产,“这种牺牲不可能让中国人接受台湾再度脱离中国”。

吴昆财说,台湾历史上曾有两次独立运动:第一次是郑成功政权试图脱离清朝,第二次是1895年甲午战后建立的“台湾民主国”,但都仅维持百日左右便瓦解。原因在于岛内力量不足,缺乏外部支持,“没有外力撑腰的独立运动从来没有成功过”。

他强调,台湾若真的有人想推动第五次主权转移,应先问自己,有没有实力?能否承受战争的代价?历史不会怜悯浪漫的政治口号,只认实力与牺牲。

吴昆财回顾近代史指出,日本早在19世纪末就对台湾虎视眈眈。从1895年台湾人民的罗福星义军起义,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局部抗战,再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的全面抗战,中国人从未停下反抗侵略的脚步。抗战八年,中国人以血肉之躯撑起民族存亡的防线,最后换得战胜国地位与台湾回归。所以如果今天有人要让台湾再度从中国分离出去,那是对这场民族牺牲的背叛。

他提到,中国历史五千年追求的是“大一统”精神,从秦汉到明清,每一次分裂最后都以武力统合收场。唯一例外是汉初南越王赵佗自愿归顺,除此之外,从来没有一次主权转移不是靠战争。从这个历史规律来看,北京若面对台湾宣布独立的情况,不可能袖手旁观,一定会“打到胜利为止,否则领导人将成为民族罪人”。

吴昆财也举例说,世界上以“公投独立”方式成功的案例极少,即便如东帝汶,也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血战与屠杀。1975年东帝汶宣布独立,不久即被印度尼西亚军事占领,直到1999年联合国维和部队介入、2002年正式建国,期间超过十八万人死亡。

他说“有人笑东帝汶小国小民,但要知道,若没有中国点头,联合国部队根本不可能介入。但要让联合国来接管台湾?那是不可能的幻想。”

吴昆财指出,战后初期英美曾短暂讨论“台湾地位未定论”与“无主岛屿”概念,但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权宜之说,最终都被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的“归还中国”原则所取代。从国际法角度看,台湾光复是二战战胜国的成果,而不是殖民地自治的结果。因此,任何以“再公投决定主权”为名的政治操作,都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吴昆财表示,台湾人民并未缺席抗战史。许多台湾人当时奔赴中国大陆参军,也有支持共产党抗日的力量,更有人留在岛内进行文化抵抗,这些都是民族抗战的一部分。所以台湾光复不仅是政治事件,更是文化与血脉的延续,象征汉民族在经历百年屈辱后再度整合的历史时刻。

吴昆财22日出席梅花媒体集团主办的“导正史观 放眼未来”纪念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研讨会,做出以上表示。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