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百年成就】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1-05-18 16:53:39

QQ截图20210224161154.jpg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道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形成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不是主观臆断和照抄照搬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夺取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其中经历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极其宝贵,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创立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经植根于中华大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今天的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显著增强,人民意气风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活力迸发,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 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作为一个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显然是首要任务,这也是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走的弯路证明了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大踏步赶上世界的事实和经验启示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经济建设虽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而且要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繁荣发展。因此,改革开放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 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规定了我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国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由谁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是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犹如支撑我们国家的四根支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障。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那时起,改革开放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强大的发展动力。可以说,改革开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全方位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产生世界性影响。


  · 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要求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不是片面的经济主义论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唯生产力论,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将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成就,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一路走来极不容易,弥足珍贵,走得对、走得正、走得好。这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是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演进而来并为中国实践所证明了的社会主义,是在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就是坚定不移、贯彻始终,不因时间、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有丝毫动摇,不因杂音噪音就改弦更张。走什么样的道路最合适,开辟道路的人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中华儿女砥砺奋进、顽强奋斗拼出来的,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四个自信”,是因为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新挑战。无论风云变幻万千重,既然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放松、不走偏、不懈怠,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做到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决不可丢掉党、国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决不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要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在方向立场、原则是非等根本性问题上始终清醒、不犯糊涂,就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接续奋斗。面对胜利不骄傲,面对成就不懈怠,面对风险不大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综合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天津日报、人民日报等



责任编辑:徐亚旻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