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作家蔡崇达:写作的本质是走向自己的内心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人物      2022-10-24 12:31:01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上官云)继《皮囊》之后,时隔八年,作家蔡崇达又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命运》。截至目前,这部作品在豆瓣获得了9.1分的评分。

  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蔡崇达分享了对写作、对文学的看法。他认为,写作的本质是走向自己的内心,通往他人的人心。

  一部小说,讲述阿太的故事

  《命运》的创作历时3年。蔡崇达说,全书大约16万字,开篇约占7000字,自己改了又改,重复写了27个版本;全书每个章节都反复改写过至少五六遍。

蔡崇达。受访者供图

蔡崇达。受访者供图

  小说的故事线并不复杂,它以九十九岁的阿太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小说中的阿太,原型正是蔡崇达母亲的外婆。

  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命运》很好地讲述了这样一个主题,“阿太的形象蕴含着民间伟大的生命哲学和生存智慧,这是非常精彩而且值得大家关注的。”

  “阿太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却会以一言一行给你力量,成为你心底的压舱石。像阿太这样的很多老人都是如此,那种坚韧的力量,是用生命活出来的。”蔡崇达说。

  他透露,每写完一本书,自己每隔半年就会重读一遍,回想彼时写书的心态和情境,“我只能说我尽力了,《命运》这本书也是,是我那时尽我所能完成的。”

  书是很神圣的载体

  其实,自《皮囊》出版后,蔡崇达一直在思考,应该写一本什么样的书,“人生有时是很无常的,虽说人各有命,但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一些情感是共通的。”

蔡崇达作品《命运》书封。出品方供图

蔡崇达作品《命运》书封。出品方供图

  蔡崇达认为,书是一种很神圣的载体,写作、出书都应当格外重视,“看一位作家的生长性和可能性,其实要看他的第二本书,这往往是作家达到某种状态时的一种创作,考验的是作家驾驭其内心感受的能力,我的第二本书也得做到这一点。”

  “我们都要面对生活的无常与艰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何表达那种感受。”他最终决定写《命运》,“我想把某种共通的情感表达出来,告诉大家,其实有人理解你。”

  小故事有时候能承载大道理。在他看来,人的一辈子都是感性和理性交织的结果,命运是立体多元的,很难用一种逻辑去呈现它。

  “我在书中努力描绘出阿太的故事,里面有希望,有痛苦,但你要记住:只要活着,命运永远是有可能的,不会被某种困境卡住。命运是一条河流,终将汇入它该去的地方。”蔡崇达说。

  他表示,“我们常常会为了命运感叹,我的价值观是努力去看见命运,不去回避其中的痛苦与纠结,才能真正拥抱它,才能真正和它相处。”

  写作的本质是走向自己的内心

  关于写作,蔡崇达此前提出过一个观点:文学具有一种很重要的力量,就是“回应孤独”。

蔡崇达。受访者供图

蔡崇达。受访者供图

  他解释,写作的本质是走向自己的内心,通往他人的人心,“文学写作能够让我试着理解自己、表达自己,展现出内心深处难以表达的部分。”

  “我是受到阅读与写作恩惠的人。通过阅读一些经典之作,我觉得我被理解了,因为它讲出了我无法准确言明的情感。”蔡崇达说,自己也希望能成为这样的写作者。

  他觉得,“我们的生命很有限,一个人可能很难细腻表达自己,身为写作者,去探索那些真实存在但难以表达的内心情感,可能这就是写作的意义之一。”

  时不时会有读者给蔡崇达发信息“催更”,表示期待新作品。对此,蔡崇达说,自己要对作品负责,“我希望尽己所能去写作,让自己每本书都是值得印刷的。”(完)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者:上官云  |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