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陈赓与报纸的故事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4-27 17:07:41

  在我军高级将领中,陈赓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都留下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其中,陈赓与三份报纸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折射出他智慧、勇敢、幽默、乐观的本性。

  “吓唬”周逸群师长的道具

  革命战争年代,随时都充满着流血牺牲的危险,陈赓不但置生死于度外,还不忘苦中作乐、险中作乐,战友们称之为“陈赓式”幽默。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当时在武汉唐生智第8军警卫团的陈赓和一批军事骨干被迫退出。7月25日,周恩来作为南昌起义前委书记,从武汉秘密乘船前往南昌,陈赓随行护送。南昌起义爆发后,为从政治上加强贺龙领导的第20军,党组织抽调骨干组建第3师,周逸群任师长,作为师党委委员的陈赓被派往第6团任第1营营长。

  8月24日,起义军在会昌与前来拦截的蒋介石嫡系钱大钧部遭遇,陈赓在掩护部队后撤中,不幸左腿三处中弹,膝盖筋骨被打断,胫骨、腓骨被击伤,无法走动。后面的追兵已近在眼前,危急关头,陈赓脱掉军衣,顺着山坡滚进了一条杂草丛生的小沟,后被儿时伙伴、同营战友卢冬生救起。战友们抬着陈赓到会昌县城,随后又送到瑞金。

  9月24日,起义军南进占领汕头。陈赓被送进日本人在汕头开的博爱医院继续治疗腿伤。26日,国民党军舰在英、日、美、法军舰的助威下,炮轰起义军。留在汕头的第3师,在师长周逸群的率领下英勇抗击,但终因敌众我寡,于10月1日被迫撤离汕头。陈赓在卢冬生的陪伴下,两人死里逃生来到香港,但香港当局正在大肆拘捕起义军官兵,陈赓决定到上海去找党组织。

  当时的陈赓,只有仅够买两张从香港到上海货舱船票的钱。当轮船停靠汕头时,港口还处在戒严期,撤离的周逸群穿着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急匆匆地上了这艘轮船。原来,他在被国民党军俘虏后并没有被认出来,最后成功逃出。一家慈善团体送给他一张船票。一上船,他就往货舱里钻,找了一个很偏僻的角落,脸朝向舱壁侧身躺下。恰在此时,陈赓发现了周逸群。他拿着一张报纸遮着脸,煞有介事地说道:“也不知道这报上的消息真实不真实,说有一个共产党头目周逸群可能要从汕头上船。”周逸群听到这话猛然一惊,待他定睛一看,原来说话的人是陈赓,狠狠地捣了他一拳,随后两人哈哈大笑起来。战友相逢,两人好不高兴。于是,他们乘坐这艘轮船,结伴一起去上海找党组织。

  拒绝蒋介石劝降的护具

  一张普通报纸,在陈赓手里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同志、对敌人完全不一样。陈赓曾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在北伐战争时期任过蒋介石的警卫连长,1925年在广东华阳一战中蒋介石被困,陈赓背着实在走不动的蒋介石跑了几里地并安全护送其上船,使蒋介石逃过一劫。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两人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鲜明的对立。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发动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陈赓返回鄂豫皖苏区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当时,鄂豫皖苏区主要领导人张国焘提出“采取坚决的进攻策略”,在没有得到中央允许情况下,决定红四军主力向西转移。8月15日,陈赓率12师和兄弟部队,与蒋介石嫡系第一军主力在七里坪展开激战。陈赓负伤,子弹打中右小腿骨。10月中旬,红四军主力终于突破重重包围,越过平汉铁路向豫西进军。陈赓由于伤势严重,组织上批准他赴上海治疗。腿愈后,1933年3月中共临时中央决定派陈赓去江西中央苏区工作。

  在离开上海的前一天,陈赓不幸被捕。蒋介石决定将陈赓押到南昌,由他亲自劝降。当陈赓被带进一间宽敞客厅后,就听到楼梯上响起嘎吱嘎吱的皮鞋声。蒋介石为了保持他的“尊严”,故意用浙江话大声喊叫:“陈赓哪里?陈赓哪里?”陈赓一听到声音,随手抓起旁边的一张报纸,把脸遮挡起来。蒋介石见状虽觉无趣,却仍故作姿态,走到陈赓右边,陈赓把报纸转到右边,蒋介石一看,又走到陈赓左边,他又把报纸挡到左边。蒋介石一时下不来台,便以有要事处理为名匆匆离开了。后来,在党组织的营救下,陈赓顺利逃出。在离开南昌时,陈赓发誓:再来,我就带十万部队来!1949年4月,陈赓率第四兵团渡江进入江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赣东北,兵锋直指南昌。6月6日,阔别南昌17年后,陈赓第四次来到这里。在当天日记中,陈赓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前三次入城,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但均表现了我党之艰苦奋斗。无有前三次,则无今日人民之光荣,特志之,以纪此行。”

  掌握军工学院动态的工具

  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党充分认识到技术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毛泽东把还在朝鲜战场的陈赓电召回国,任命他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该校因校址在哈尔滨而被广泛称作“哈军工”。

  为加强调查研究,尽快掌握办学特点规律,陈赓决定创办一份校报。1953年7月10日,陈赓向毛泽东汇报完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工作后说:我们准备办一张校刊,请主席给钦定一个吧!毛泽东思考了一下说:南京军事学院的报纸叫《军学》,你们的报纸就叫《工学》吧!随即,他在宣纸上挥笔题词“工学”两字交给陈赓。

  9月1日,《工学》报创刊。报头显著位置是毛泽东的训词:“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地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工学》创刊后,陈赓多次嘱咐校报负责人:“你们一定要把《工学》办好!”“院党委的工作会议,总编辑可以列席。”每次开会之前,陈赓都会先询问“《工学》报记者来了没有”,足见他对校报工作的重视。那时,从院长陈赓到各级干部,从老教授到普通学员,几乎人人都看《工学》报。可以说,《工学》报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军工血脉,成为军工学院全体官兵的精神食粮。

  陈赓常说:“我们学院是全军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单位之一,我们应该成为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的模范。”《工学》报就成了他了解办学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学院筹备之初,突出的矛盾就是缺乏“做饭做菜”的师资力量。为选调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教授,陈赓多次到周恩来总理那“要人”。周恩来指示教育部党组帮助解决,亲自主持召开两次解决“军工”师资问题的会议,很快在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专家教授。“哈军工”逐步成为军中名校,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军事专业技术人才。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