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蔡元培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4-28 15:26:44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他怀抱教育救国理想,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试图以教育引领思想文化觉醒,培育现代化新国民。执掌北京大学期间,他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拘一格汇聚人才,开创学术自由之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创造了条件、拓宽了路径,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延揽革新派代表和文化名人任教北大。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校务后,革故鼎新,全力祛除积弊陋习,倡导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为使北大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他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以有无专门学问为基准不拘一格广延人才,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革新派代表人物和学术大师云集北大,呈现出保守派、维新派、激进派“争奇斗艳、百家争鸣”的校园图景。正是这一时期,在蔡元培延揽下,陈独秀、李大钊、陈启修、高一涵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和留日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任职北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校园环境。蔡元培坚持保护思想和学术自由,坚持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重要学说,面对旧思想势力和保守派压力,他鼓励学术争鸣,力排众议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宽松自由的环境。1917年,蔡元培不仅力邀陈独秀由上海来北大任教,而且支持陈独秀将《新青年》随迁至北大,《新青年》的影响力由于北大的特殊地位不断增强,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舆论阵地。在《新青年》杂志的带动下,包括《国民》《每周评论》在内的系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应运而生,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讴歌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著相继发表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刊物上。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北京大学能够列入正式课程序列同样受惠于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启修、高一涵等教授在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系等课堂上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工人的国际运动”“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的将来”“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系列课程,相关课程安排发布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北大也成为国内最早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的高校。为获取一手资料,北大还专门成立了翻译小组,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贫困》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出来,使北大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源头。

  积极支持马克思主义社团活动。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北大传播,一批进步青年聚集在李大钊等周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潜心学习研究、热烈讨论,并于1918年组织成立了我国最早、有组织有计划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团体——“马客士主义研究会”。1920年3月,李大钊秘密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11月17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当时反动派到处防范、侦缉‘过激主义’‘过激党’的情况下”正式公开宣告成立,蔡元培不仅顶住反动派压力,同意在《北京大学日刊》刊载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公告,而且应邀在成立大会上作了简要发言。蔡元培对研究会的成立予以全心全意的支持,专门特批两间房屋作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场地。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中共北京支部的成员至少有12人,分别是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朱务善、李骏、张太雷,其中11人来自北大。

  推动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先后经由日本、俄国和法国三条渠道传入中国,而法国这条传播渠道恰恰得益于蔡元培的支持。二次革命失败后,1915年6月游学法国的蔡元培与李石曾、吴玉章在巴黎组织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倡导旅法华工以工兼学,提高自身文化水平。1915年6月至1916年3月,蔡元培与法国政界、教育界人士发起成立华法教育会并任中方会长,以促进“发展中法两国之交通,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知识、经济之发展”,他亲自为赴法华工编写《华工学校讲义》40篇,帮助华工以工兼学。1919年至1920年在蔡元培等人倡导下国内掀起一股勤工俭学热潮,千余名青年选择赴法勤工俭学,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王若飞、徐特立、赵世炎、陈延年等就是通过留法勤工俭学,见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阶级的无情压迫,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法国也因此成为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源地之一。

  尽管蔡元培本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始终抱持教育救国理想,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保护新思想、新文化,积极延揽英才任教北大,公开支持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推动有志青年赴海外游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创造了条件,间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革命人才,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得历尽磨难波折的中华儿女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