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行动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8-15 09:52:18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波洛茨克第一保育院(现位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的孤儿和老师来不及撤离,被迫留在德占区。1943年至1944年,德军伤病员数量不断增加,德军医院血库告急。于是,德军决定利用波洛茨克第一保育院的孩子为伤病员输血,甚至提供移植器官。保育院院长米哈伊尔·斯捷潘诺维奇·福林科获悉这一阴谋后,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经过冷静思考后向德军建议,将孩子们转移到采暖、伙食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别尔奇齐村,孩子们营养好了才能更好地提供血液和器官。德军对此表示同意。

  福林科除院长身份外,还是当地游击队所属的“无畏”游击小组组长。福林科与游击队取得联系后,共同制订了一个周密而大胆的“小星星”行动计划,即把孩子们转移到游击队控制区后再用飞机护送到苏联后方,同时也将先前战斗中受伤的游击队员转移出去。

  1944年2月18日,夜幕笼罩大地后,一个由150多名孩子、30多名保育院员工和游击队员等人组成的队伍,悄悄向游击队等待接应的森林深处行进。队伍里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但也知道眼下的情况有多危险,在行进过程中尽可能不发出声响。

  不久,德军发现孩子们逃跑了,十分震怒。他们一面封锁消息,甚至撒谎称孩子们已被送到德国去了,另一面集结大批部队向游击队进攻。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正加紧分批夜航护送保育院的孩子和工作人员,以及受伤的游击队员。为了能运送更多人,飞机上没有领航员,无疑增加了救援难度和危险系数。

  4月10日,是执行“小星星”行动的最后一天。当天夜里,飞行员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马姆金负责护送最后一批撤离人员。马姆金时年27岁,却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没想到这一晚,他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就在马姆金驾驶的飞机即将抵达目的地时,突然遭到德军一架歼击机疯狂扫射,弹片击穿油箱,飞机起火。大火迅速蔓延到驾驶舱,马姆金的飞行服后背部分开始破裂、毛皮向外翻卷,但他的手一直紧握操纵杆。飞机最终降落在苏联后方一片结冰的湖面上,其他人员幸免于难,马姆金因严重烧伤于4月17日去世。人们将这位英雄安葬在马克洛克村。此次行动中,他空投了20多吨货物,拯救了近300名伤员和几十名保育院师生。

  上图:游击队员向马姆金递送孩子。


作者:牛 颖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