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
■夏一东
纳粹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的失败,迫使德军进攻发生转向。希特勒急需一场胜利来挽救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此,他将目光投向了苏德战场的南线,决定攻占斯大林格勒。
对于工业重镇斯大林格勒,这座以苏联最高统帅名字命名的城市,不容有失。这是一场资源之战、生死之战、荣誉之战。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展开一系列战略攻防战役。最终德军进攻主力第6集团军被歼灭,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损失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联军民也付出了113万人的高昂代价。斯大林格勒战役沉重打击了轴心国,粉碎了希特勒称霸世界的幻想,改变了苏德战场的战略形势,使苏德攻守易形,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1943年拍摄的巴甫洛夫大楼,驻守的苏军战士在此顽强抵挡了德军58日。资料图片
城市巷战
意志力量的极致比拼
自古以来,攻城战都是战争中最残酷和血腥的部分。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作战之一,斯大林格勒战役将意志力量的较量上演到极致。
1942年7月到11月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也是最为艰苦的阶段。面对德军的重兵猛攻,苏联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斯大林格勒。为此,斯大林发布第227号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要求苏军“绝不后退一步”。这进一步激发和强化了苏军的战斗意志,使得他们在绝境中坚持了下来。
苏军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战场改造,把每幢房屋、每条街道、每个掩体都变成战斗堡垒,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德军的坦克和高射火炮在巷战中作用锐减,只能靠步兵逐屋逐楼争夺。苏军第62集团军承担执行城区防御任务,司令崔可夫打破部队原有建制,将部队化整为零,组成以50至100人为单位的突击队,与敌展开近战。在守卫市中心一座四层公寓的战斗中,苏军中士巴甫洛夫带领小分队与敌激战58个昼夜,让德军始终未能得逞。在马马耶夫岗战斗中,双方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拉锯战,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重要的城市制高地,直到战役结束。参战期间,斯大林格勒的苏联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处处都是战场。
以城钳敌
迂回反包的经典杰作
有军事专家指出,据守不是防御的全部,反攻是防御的必然组成部分。防御者的反攻应在敌人达到进攻顶点后进行,精选反攻时机,创造反攻条件,进行充分的反攻准备。
当德军于9月份攻入斯大林格勒时,苏联最高统帅部统帅助理朱可夫与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建议:以“防御”来疲惫敌人,着手准备反攻,通过此战彻底改变苏德战场南方的战略形势。这就是著名的“天王星”计划,最终得到苏联最高统帅部批准。苏军要把斯大林格勒变成一个“巨饵”,让德军死死咬住,既吞不下又吐不掉,使其成为一部“绞肉机”,最后待德军极度虚弱之时,给予致命一击。
鉴于斯大林格勒在德军整个进攻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希特勒既不愿也不敢放弃斯大林格勒。虽然明白继续进攻存在巨大风险,但是他更愿意相信:德军已经占据斯大林格勒的绝大部分地区,成功就在眼前。这种对胜利的患得患失,让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越陷越深。
面对德军不断加强的进攻,苏军针锋相对。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苏军不断向城区增加城防兵力,保证第62集团军有充足的力量来抗击德军的进攻,将德军牢牢地钳制在斯大林格勒。
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双方激战正酣时,苏联紧张而又隐蔽地做着大规模反攻的准备工作。为达成对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的反包合围,苏联专门编成西南方面军,并决定由其与顿河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来完成反攻任务。3个方面军将在反攻的第一阶段突破德军侧翼防御,进而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再于第二阶段彻底歼灭被困之敌。
为了使德军相信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历经苦战,已无力组织反攻,苏军统帅部还从西部方向对德军发起了局部进攻。这误导希特勒以为苏军将在1942年冬季发动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开始在苏联西部正面大量集结兵力,致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愈加薄弱,最终陷入重重包围。
精准突破
歼敌精锐的复仇之战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闪电进攻曾让苏军一度陷入茫然失措,导致大量军队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终于汲取惨痛教训,觅得良机合围并歼灭德重兵集团。
负责掩护进攻斯大林格勒德军侧翼的部队,主要是德国仆从国的军队,包括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国的军队,其战斗力弱于苏军。为此,苏联西南方面军将突破口选在罗马尼亚军队的防区,这是敌人顿河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
战斗打响后,苏军开展猛烈而迅速的行动,很快就实现了突破,成功合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德军集团主力,将其压缩在东西40公里、南北30至40公里的地域内。
对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是突围还是据守,德军高层发生激烈争论。最终希特勒固执己见,命令德第6集团军据守待援,并组建新的顿河集团军群,实施救援行动。然而,在苏军充分的准备面前,德军救援行动失败。1943年2月2日,德军停止抵抗。第6集团军的覆灭震惊了整个德国,德军陆军参谋长蔡茨勒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在反攻阶段,苏军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集中兵力武器实施猛烈突破,快速推进、深远迂回,迅速完成合围,顺利歼灭被围之敌,赢得战役胜利。苏军日益成长和壮大,不仅在兵力武器的数量上超过德军,而且在战争指导和作战指挥上逐渐呈现出碾压德方之势。其典型作战方式和鲜明作战特色,值得后世借鉴学习。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