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尘埃落定,郑丽文以鲜明“中国认同”主张当选,为这个百年老党注入一剂强心针。这不仅标志党内权力世代交替,更折射蓝营在民进党“本土化”叙事长期压制下,以“中国认同”重振政治生命的破局尝试取得成功。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意涵,远超一次党内选举。
长期以来,国民党在选举压力下陷入“本土化”迷思,与民进党竞逐“谁更爱台”,模糊自身核心价值,导致路线摇摆、支持者流失。郑丽文以“我是中国人”的直白宣言参选并胜出,正如台湾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所言,是“蓝营首次以旗帜鲜明中国认同政见胜选者”。她敢于逆袭民进党“反中牌”,呼吁“让台湾人都能说我是中国人”,将“中国认同”从政治负资产转化为道德制高点——爱台湾。这种论述颠覆了岛内长期被“台独”话语主导的政治逻辑,为国民党开辟了差异化竞争的新路径。
郑丽文的胜选,赋予其“名正言顺”的党内领导权威。戚嘉林指出,其“政治制高点来自选票,道德制高点来自化解两岸对立的诉求”。这为整合派系林立的国民党提供了可能。她若坚持“大道之行”,以“中国认同”凝聚深蓝基本盘,同时推动务实政策,党内不同势力或难以“名不正言不顺”地公开对抗。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汤绍成汤绍成也认为,郑丽文当选顺应了党内“反绿、求新、求变”的民意。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