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人民就是江山!这根竹竿为淮海战役伟大胜利添力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1-07-20 15:13:23

1948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市海州区)、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这一年深秋,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和广大翻身农民一样,正沉浸在解放区土改后第一个大丰收的喜悦里。听说村里要组织运粮队支援淮海前线,他毫不犹豫放下手中的农活,头一个报名参加。

唐和恩照片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唐和恩和乡亲们推着小车从家乡出发,冒风雪、忍饥寒,日夜运输粮食支援前线。运输时,他们想尽办法节省粮草,自己吃“三红”(红高粱、红胡萝ト、红辣椒),省下小米、白面给前线的子弟兵。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队员们把蓑衣、棉衣脱下来,盖在粮车上,不让军粮浸水。为躲避敌机空袭,唐和恩组织队员想方设法隐蔽粮车,绕道时带头下河破冰,不顾浑身潮湿冰冷,保证军粮按时送达。

出发时,唐和恩随身带着一根一米来长的小竹竿,累了撑着它休息,过河涉水时则用它探路。他还利用中途休息间隙,把走过的城镇乡村地名,用小刀刻到竹竿上。

“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88个主要城镇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刻在竹竿上,记录着唐和恩与队员们跨越鲁苏皖三省、行程5000余里的支前征程。淮海战役中,像唐和恩这样组织起来的支前民工有543万,他们跟随大军,排除万难,为前线送去弹药粮草,将伤病员安全后送。据统计,每一名在前线为了人民解放拼杀的子弟兵身后,都有9名支前民工的坚强支持。

经过66天的鏖战,60余万人民解放军,面对装备、兵力占优的80余万国民党军,最终歼敌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后来,陈毅元帅在回忆这场战役时,深情地说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唐和恩带领的运输队人人立功,被评为“华东支前模范队”,同时荣获“华东支前先锋”锦旗一面;而他自己也被评为特等功臣,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称号。

他的小竹竿现在保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谁曾想,这根在旧社会里被用来讨饭的竹竿,见证了无数唐和恩这样的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命运转折,见证了广大群众支援人民军队的义无反顾,见证了军民一心的伟大胜利。

73年前,一道道车辙在广阔的淮海大地刻画出民心所向,一辆辆小车汇聚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73年后,初心不改,血脉赓续,这根竹竿昭示的真理闪耀寰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