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520审查台湾艺人?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5-05-16 11:47:03

台岛夜话

=

  作者 蔡炫 台湾资深媒体人

  赖清德将在5月20日就职届满一年,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却率先表示,对于台湾艺人是否会在当日配合对岸宣传,涉及违反两岸条例33条之1等,将会协同主管机关文化部门,进行必要行政查处。然而,原本应是检视台当局施政成果,却因担忧对岸“对台政策宣示”,导致台湾艺人被公开警告,若有不当言论将会依法处置,迫使520沦为“思想审查日”。

  当赖当局遂行“谋独策略”并对台湾艺人表态一律认定基于政治胁迫,加上恣意将大陆定义“境外敌对”,520前已让两岸关系剑拔弩张,邱垂正如今先打了预防针,并将所有艺人表态定调统战言论。此举不仅延续民进党当局一贯的政治操弄逻辑,祭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进行恫吓,官员公然警告艺人,刻意混淆认同,俨然限缩自由表达的绝对意志。在宣传定义模糊、个人立场嫁接以及寒蝉效应上,全面揭示台湾自由正被逐步侵蚀。

  宣传定义模糊 逻辑背后的敌意螺旋

  邱垂正指称 “不得配合中国大陆进行任何宣传”,基于安全安立场对“敌对行动”划下界线,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所谓“配合”的定义究竟为何?是指在微博发表言论、参与一场直播节目,还是仅仅转发一则新闻?如何证明主观动机为“协助宣传”构成违法要件?俨然凸显宣传定义模糊。

  这种高度模糊的政治法律挟其官场辞令,正逐步为箝制个人表达意见限缩,从过去的欧阳娜娜、张韶涵、杨丞琳等艺人的立场表态,将其形塑成“意识形态”的全民公敌。如今赖当局公然宣示“依法处理”为名恫吓艺人与演艺圈,也替新一轮文化肃清开启大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能将“任何形式的对中发声”纳入该法规范?无异于将政权焦虑转嫁给公众人物,沦为打击异见的政治工具,在在凸显逻辑背后的敌意螺旋。

  个人立场嫁接 反对“台独”就是附和大陆?

  赖清德520就职周年上演“预防性审查”,不再区分个人思想与官方行动的界线,台湾艺人若仅表达“不支持台独”的立场,并且强调“两岸应和平相处”等论述,是否会被视为 “附和大陆”的煽动言论?列入未来政治清算的黑名单?动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惩处?在法规尚未修改前的现行体制,如何认定受制对岸 “策动”?民进党过去高举言论自由大旗,如今却以安全为名滥用权力审查立场,520前夕透过政治操作嫁接个人立场进行打压。

  台湾艺人政治表态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民进党陈水扁首度取得政权,随着大陆经济崛起和娱乐产业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台湾艺人逐渐西进演出,迫使两岸民间对台湾艺人的政治敏感度逐渐提高。赖清德去年520发表 “两国论调”的就职演说,引发各界强烈响应,包含侯佩岑等知名艺人皆转发央视“反台独”帖文,民进党也认定所有艺人面临来自对岸的巨大压力和市场需求,被迫在政治议题上表态,才能维持事业发展,全然忽略他们也有反对台独的自由意志。

  寒蝉效应延伸“亲中即敌人”

  赖清德520的言论禁令不仅只是具体警告,也是民进党当局政治框架的法令延续,逐步将“亲中即敌人”的意识形态法律化,从限缩陆配居留、围堵陆媒采访、修法限制陆资来台,乃至于今日针对艺人预设政治红线,背后共同逻辑是将 “大中华文化”视为全方位威胁,进而将与大陆有任何接触的民众都视为在地协力者,无形之中酝酿寒蝉效应。

  邱垂正点名欧阳娜娜等人已列为重点行政查察对象,若调查属实将依法开罚,后续将就具体事证处理。演艺圈因此首当其冲,经纪公司、制作单位以至艺人本身,都须小心斟酌合作对象,艺人还得自我“政治审查”,检查网络社群是否留有不当字眼。这类氛围已使演艺圈在520前风声鹤唳,形同“思想表忠”,谁表错态或站错边,就会遭受舆论与政权双重处置。 此外,外溢至学术、出版、教育甚至宗教等领域,当“爱台湾”成为唯一合法叙事,而所有不同立场皆为“附和敌人”,整体社会将沦为单一意识形态的同温层,“亲中即敌人”也就孕育而生。

  赖清德最新民调陷入死亡交叉,既不面对大众检验,也无公开细数政绩,而把矛头指向公众人物,要求 “不得配合对岸宣传”,难道所有个人意志都是统战手段?反对“台独”都是在地协力者?这种以敌我对立遂行政治打压,辅以法律箝制言论自由,压缩公共空间的政治操作,已让520沦为“思想审查日”。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