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1940年文工会成立招待会签名轴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1-07-21 10:13:30

    签名轴为纸质,纵64厘米,横251厘米。1940年11月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工会”)在重庆抗建堂举行招待晚会,出席者400余人,并分别在两张宣纸上签名。郭沫若加题“政治部招待陪都文化新闻界晚会来宾题词”和“二十九年十一月七日于纯阳洞电影制片厂”两行字。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郭沫若为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于年底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第三厅是进步文化人士聚集的地方,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活动,对第三厅的钳制与压迫亦日甚一日。1940年9月,蒋介石突然下令免去郭沫若第三厅厅长职务,同时,逼令第三厅的工作人员加入国民党。消息一经传出,第三厅的大多数成员表示与郭沫若同进退,提出集体辞职,斗争十分激烈。蒋介石下令另组文工会,作为学术研究性团体,仍归属政治部,并请郭沫若继续领导,美其名曰“离厅不离部”。

    1940年10月,文工会具体筹建工作基本就绪。11月1日,文工会在重庆通远门天官府街7号正式成立。根据周恩来指示,要造一个声势,以显示我们的力量,因而在11月7日晚,假座纯阳洞中国电影制片厂新建的抗建堂,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招待晚会。

    签名轴上有郭沫若和田汉的两首七律。郭沫若赋七律一首:“四百余宾聚一堂,水银灯柱竞辉煌。慰劳血战三杯酒,鼓舞心头万烛光。笔剑无分同敌忾,胆肝相对共筹亮。醉余豪兴传歌曲,声浪如涛日绕梁。”田汉七律一首:“紫电银涛发四檐,一时群彦见毫纤。果然酒令如军令,敢说枪尖逊笔尖?天下几人锅有米?川中今亦食无盐。诸公且尽盈杯绿,好为民间达苦甜。”这两首七律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晚会的盛况空前,热烈气氛,充分表达了参会者的政治热情和抱负。

    这些签名者都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人,更是历史的参与者。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之一。签名轴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文化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一次重要统战活动的见证。它见证了当年在党的领导下爱国进步文化人士团结一致,彰显出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力量。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