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杀官夺印”之巴东县铜印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1-07-21 10:19:06

    这是1915年南京国民政府发给湖北省巴东县的一枚铜质带柄印章,该印本由巴东县民政局保存,2019年被捐赠给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于2021年4月公开展出。印面上镌刻着“巴东县印”篆体阳文的民国巴东县铜印,印背有“政事堂印铸局造”记铭,印侧面有“中华民国四年十月二日”“华字第七百二十号”字样。印面长7厘米,宽7厘米,厚1.5厘米,钮高9厘米。

    这枚巴掌大小的县印承载着我党在峥嵘岁月里一段鲜为人知的烽火记忆。

    20世纪20年代末,巴东地区的老百姓在军阀土匪、土豪劣绅的剥削压迫下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此时,恩施地区的“神兵”运动风起云涌,巴东各地也闻声响应,奋起自卫,武装抗捐、抗粮、抗税。

    1927年,根据湖北省委“对‘神兵’等农民武装组织,可以受我们指挥者,应派同志去做党的政治工作”的指示,张华甫、黄大鹏、廖景坤陆续派党员加入巴东、兴山的“大刀会”“双刀会”等“神兵”组织,在“神兵”中宣传革命道理,启发思想觉悟,发展党员,掌握了多支“神兵”的领导权。不久,中共巴东特别支部就成功收编“神兵”2000余人。

    1928年初,国民党南京政府派高安圻任巴东县长。执掌县印的高安圻一到职就与土豪劣绅、反动团防串通一气,以筹措军饷为名,要征收20万银元,引起全县民怨沸腾。巴东特支抓住这一时机,在群众和“神兵”中趁势鼓动革命斗志,提出“打倒贪官污吏,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廉洁政府”等革命口号,引导群众由自发的反抗转变为有组织、有领导的革命斗争。

    1928年2月9日,巴东特支借黄大鹏婚礼之机,密约巴东、兴山、秭归的部分共产党员到他家策划武装暴动,并决定于3月中旬联合“神兵”发起暴动。

    3月17日,张华甫动员身佩佛带、手持长矛大刀的牛洞、甘家坪、平阳坝、三下湾、舒家槽等地的“神兵”队伍在两河口集合后,浩浩荡荡经东瀼口渡长江向县城进发。此时,张华甫派人给县长高安圻送去一封信,佯称江北“神兵”去后乡传道、打土匪,路过县城,天色已晚,需在县城住宿一夜。高安圻心想自己手持县印,张华甫等人不敢造次,便答应了。

    “神兵”队伍入驻县城后,张华甫、黄大鹏等立即兵分三路,半夜同时出击,第一路在张华甫、陈宗培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了哨兵,攻进县衙直插大堂后院,将正在打麻将的高安圻、王行之、陈祖庆等人杀死,占领县衙;第二路由黄大鹏带领,迅速包围邮政局,杀死邮政局长兼警察局副局长黄尚清;第三路由廖景坤带领,杀了团总马哲生,控制了城内的土豪劣绅。在三路人马密切的配合下,巴东特支成功占领县城,夺获巴东县印。此次事件史称“杀官夺印”。

    为庆祝武装暴动取得胜利,当地百姓与革命者上街游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贪官污吏!”“革命为穷人!”等口号。随后,特支骨干成员分头争取和收编更多的“神兵”,支持和巩固巴东党组织。3月20日,巴东县人民委员会成立。

    收编“神兵”,“杀官夺印”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奋起抗争,夺取政权的一次成功的翻身战,也是中国共产党争取与改造鄂西“神兵”壮大武装力量的成功范例。在鄂西地区,我党还成功收编了咸丰黑洞“神兵”、宣恩联英会“神兵”、鹤峰邬阳关“神兵”等,形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武装洪流,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打下了良好基础。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