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农团没收豪绅土地分配与穷人姓名表”为纸质,毛笔楷体书写,长24.4厘米,宽14.5厘米,共6页。通江县洪口区洪口村的董述道在1933年曾担任过村苏维埃主席的职务,红军撤离后,他为防止豪绅倒算,便把一批苏维埃文件藏在自家的房梁上,躲过了敌人多次搜查,这份“分配表”亦在其中。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通江、南江和巴中等地,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部队一面打仗,一面派出大批工作组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协助建立基层苏维埃组织,发展群众组织。贫农团是党领导下在农村建立的基本群众组织,是“乡村中雇工和贫农的结合,联合着中农,与富农作坚决的斗争,彻底消灭地主势力”,是“苏维埃政权在乡村中的支柱”,具有监督分地委员会分配土地等任务和工作。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决定广泛开展分配土地的斗争,在苏区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按照《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军区政治部关于土地问题的布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改革布告》以及《怎样分配土地》《平分土地须知》等相关规定,先进行阶级划分,再把所有土地登记造册,算好数量后分配。群众如有意见,可通过工会贫农团等提出。分完田后,会在两家田地交界处安下界石,烧毁原有田契,把土地分配结果写成红榜公布并登记在册,由苏维埃政府保存,同时发给分田户土地证。土地革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贫农团没收豪绅土地分配与穷人姓名表》详实记录了贫农团没收豪绅土地分配给穷人耕种的情况,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真实见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