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讲述的是五四运动期间,周炳琳(左侧立者)在北京街头演讲时的场景。
周炳琳是浙江黄岩城关人,7岁时,入私塾读书,后转入城内璇珠小学。1907年,周炳琳考入清献中学堂。191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法科经济门。在北大期间,周炳琳阅读了陈独秀等人办的《新青年》杂志,受到很大影响。1919年5月3日,周炳琳等北大学生获悉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将在丧权辱国的相关条款上签字的消息后,都极为愤慨。晚上,他们在北京大学三院礼堂紧急集会,决定于4日举行大规模的集会和游行示威。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多名学生代表首先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队伍改往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赵家楼。有同学爬墙进去打开大门,周炳琳与同学们冲到曹汝霖的卧室。曹仓皇躲入卧室旁的厢子间,同学们未能抓到曹。这时,曹府被一学生点火。躲在地下室锅炉房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听说起火,跑了出来,学生们将他痛打一顿。事后,有32位学生被逮捕。
回校后,周炳琳等集会商讨营救被捕的同学。后来,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营救下,32名被逮捕学生于5月7日被全部释放。其间,周炳琳多次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演讲。这张图片就是在这段时间拍摄的。
6月,周炳琳赴上海参加了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他还和许德珩作为北大学生代表,在上海谒见了孙中山先生。1920年7月,经蔡元培选拔,周炳琳等5位北大学生赴欧美留学。
1925年8月,周炳琳回国,被聘为北大经济系讲师。后来,周炳琳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兼法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63年10月,周炳琳病逝,何香凝任他的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恩来等领导人为他献了花圈。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