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潮起东方·中国外交之元首领航】回顾习近平主席第九次访问俄罗斯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3-05-24 21:29:25

微信图片_20230420171255

1129448411_16793439920481n

2023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3月20日,全国两会闭幕一周后,习近平主席应普京总统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也是他第9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国家元首此时访俄,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2023年春季,高潮迭起的中国元首外交,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上扬帆奋进,标注出中国与世界交往互动新高度。

备受瞩目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下午1时许,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习近平步出舱门时,俄罗斯副总理切尔内申科等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旁热情迎接。

习近平发表书面讲话,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俄罗斯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强调,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双方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中俄关系发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中俄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方愿继续同俄方一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b3fb43166d224f4a75680a8bb8a777599922d115.webp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普京在乔治大厅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这是两国元首紧紧握手,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莫斯科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抵达时,克里姆林宫司令在下车处迎接。普京总统同习近平热情握手并合影。两位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

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应普京总统邀请,再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十年前我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俄罗斯,至今记忆犹新。十年来,我同普京总统保持了密切联系。无论是我在中共二十大上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还是前不久再次当选中国国家主席,你都第一时间给我发来贺电,我深表感谢。俄罗斯明年将举行总统选举。在你坚强领导下,俄罗斯发展振兴取得长足进展。我坚信,俄罗斯人民一定会继续给予你坚定支持。

习近平强调,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作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关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中都占据优先地位。中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把中俄关系巩固好、发展好,是中方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抉择。中方同俄方加强战略协作的大方向坚定不移。中俄都致力于实现国家发展振兴,都支持世界多极化,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的协调配合,助力各自国家发展振兴,做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

普京热烈欢迎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对习近平连任中国国家主席再次表示热烈祝贺。普京表示,过去十年来,中国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归功于习近平主席的卓越领导,也证明了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我坚信,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必将继续发展繁荣,顺利实现各项既定宏伟目标。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俄中关系在各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俄方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双边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作,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双方就乌克兰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和平、理性的声音在不断积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劝和促谈,反对火上浇油。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不久前,中方专门发表了立场文件,呼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单边制裁。我们认为,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中方愿继续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普京表示,俄方赞赏中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一贯秉持公正、客观、平衡立场,主持公平正义。俄方认真研究了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文件,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欢迎中方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1129452514_16794312409811n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元首外交引领推动 中俄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得益于元首外交的引领和推动,中俄务实合作成果喜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称,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两国扎实推进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合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中俄地方合作实现深度对接和更广覆盖,双方还积极打造5G、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的增长点。张汉晖说,展望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有望再上新台阶,力争年内实现两国元首确立的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

俄财政部高级研究员萨文斯基20日表示,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方互利合作不断增加。两国在开展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的同时,努力推动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将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两国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俄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学者维诺格拉多夫表示,目前俄中除了传统的能源、基建等领域外,金融和高科技领域正成为新的合作亮点。此外,双方在跨境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拥有巨大合作潜力。俄中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民众,对全球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科教、人文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中俄先后举办以地方合作、科技创新、体育交流为主题的三个国家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近2000项。今年以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中俄两国各项人文交流活动蓄势待发: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计划访俄演出,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和芭蕾舞团等多个俄著名演出团体将访华巡演,“中国文化节”将在俄罗斯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20日表示,从中俄双边角度来看,人文、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合作这次被放在比以往更重要的位置,这是值得期待的一点。同时,我们在双边层面上也需要巩固提升远东地区的地方合作,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转向亚太地区,为中俄地方合作创造了机遇。

1129454669_16794739022321n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中俄元首签署联合声明 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关于乌克兰问题,双方认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俄方积极评价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双方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为谋求军事、政治和其他优势而损害别国的合理安全利益。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中方对此表示赞赏。俄方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欢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阐述的建设性主张。双方指出,解决乌克兰危机必须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并防止形成阵营对抗,拱火浇油。双方强调,负责任的对话是稳步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为此,国际社会应支持相关建设性努力。双方呼吁停止一切促使局势紧张、战事延宕的举动,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双方反对任何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习近平主席访俄意义重大影响非凡


习近平主席于3月20-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再次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访,是两国元首引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标志。

中俄最高领导人互访已常态化。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会晤40次,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推动中俄关系提质升级,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完善全球治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进步,不断增强共识并采取有力应对举措。

中俄之间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合作的相处之道,树立了国际关系的新范式。笔者认为,这就是合作共赢的新范式,其特性是:不结盟而能做到在战略高度全面协作,关系密切而不存在依附性,维护各自的利益与尊严而不怀颠覆破坏对方之心,根据是非曲直处理国际事务而不搞双重标准,出现矛盾分歧而能通过平等协商加以解决。

为什么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也越能稳步向前?原因是,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合作是务实的。所谓务实,就是内外政策都要切合各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求。

习近平主席这次访俄,将竭力推进双边各领域互利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助力两国实现各自发展振兴目标。

“中俄两国不是盟友,胜似盟友”这句话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认知。

中俄关系基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原则,实践证明是言而有信的。当然,不针对第三方,并非听任第三方的干预。如果第三方侵犯中俄的利益,那就必然会遇到中俄的联手抵制,这是合乎逻辑的。

习近平主席这次出访俄罗斯适逢俄乌冲突一周年,时机特殊,影响非凡,备受关注。

在俄乌关系问题上,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注意到历史经纬,站在和平一边,站在正义一边,秉持劝和促谈原则,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这些已昭示全球。习近平主席这次访俄,继续阐明客观公正立场,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总之,面对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主席这次访俄意义深远。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重要大国,中俄关系的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

1129454669_16794739022371n

2023年3月16日,从北京发出的首列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出发,驶往莫斯科。十年来,中俄贸易额强劲增长,从2013年的不到900亿美元提升到2022年的超过1900亿美元,如今正加速迈向两国元首确定的2000亿美元的目标。

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当地时间3月2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对俄罗斯联邦国事访问后启程回国。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双方本着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原则推进各领域交往合作,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为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注入正能量,对中俄关系、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10年前,习近平首次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同普京总统一道开启中俄关系全面发展新篇章。10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工作联系,为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牢牢定向把舵。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协作密切有效,世代友好深入人心,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坚韧。中俄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树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中俄关系发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期间,无论是两国元首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还是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率俄罗斯政府几乎所有重要内阁成员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或是习近平主席车队途经之处,很多俄罗斯民众自发挥手致意,无不让人们深切感到中俄之间的友好情谊。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习近平主席此访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让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更加坚实。

不断深化和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俄两国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具有战略性、可靠性、稳定性。从加强统筹设计和顶层规划,到推进传统贸易和新兴领域合作互为补充、同步发展,再到继续夯实人文交流基石,两国元首为中俄合作规划蓝图、指明方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到农业、林业、基础科研、市场监管、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双方签署的一系列文件,有利于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得到新的更大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重要大国,中俄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从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到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框架内合作,中俄双方发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时代强音;从促进疫后经济复苏,到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俄合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坚定不移。访问期间,中俄元首就乌克兰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事实表明: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中俄携手,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有了动力,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就有了保障。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在这美好的早春时节,中俄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俄罗斯需要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需要强大成功的俄罗斯。作为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中俄乘风破浪、携手前行,定能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