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深化两岸历史文化纽带的再研究、新叙事为乡村振兴、两岸融合提供精神文化新力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深度分析      2024-08-28 12:39:08

深度分析红

  

  作者 许地山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杨仁飞

  众所周知,两岸同根同源,历史文化纽带紧密。源源不断的人员交流,尤其是探亲寻根之旅在2024年迎来了新的气象: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前立法部门负责人王金平在退职多年后踏上祖国的土地,进行祭祖与祭神之旅;今年台湾宗亲组团参加郑成功诞辰400年祭典、同名村联谊等活动,由此说明了中华文化、民族血脉是导向两岸和平发展、两岸人民心灵契合的正确之路。

  在两岸宏大、绵密的中华文化认同叙事下,本文试图以台南许南英、许地山家族在福建的足迹这个微主题,探寻一个爱国家族的奋斗历史,为他们曾经踏足过的厦漳乡村当下与未来的乡村历史叙事、文旅产业提振亮点,为两岸融合提供新素材。在闽台这块热土上,还有陈元光、陈化成、陈永华、汪春源、林祖密家族等无数动人的两岸历史、人文故事与遗迹,期许进一步挖掘闽台资源,进一步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有更多的台湾同胞一起讲好两岸家族之间脉动的动人故事,有更多的事迹在乡村文旅产业拓展、乡村叙事中得到更多、更完整的体现、展现,为乡村振兴、两岸融合示范区建设提供更丰满、朝气向上的精神文化新力。

  一、以许南英、许地山家族旅居厦漳为例子,讲好台湾内渡家族的革命、爱国故事

  1894年后,不屈于台湾被日本占领、统治的一批台湾省人选择重新回到祖地福建、广东等地,形成了如汪春源、许南英、施士洁、丘逢甲、邱缉臣、陈卜五、林祖密、林尔嘉等一批内渡家族,汪春源、许南英、邱缉臣(女儿邱韵香嫁如今海沧霞阳杨家杨文升)家族先后定居漳州、泉州等地,他们及子嗣最后落籍福建,成为两岸历史人文连接中有特殊情感的群体。他们在福建的城乡交游,从事文化创作、培养闽台子弟,参与反帝爱国事业,写下值得后人歌颂与铭记的故事。

  1、1911年辛亥革命前许南英、许地山一家从广州迁移到厦门海沧暂居背后的“黄花岗起义”隐秘往事

  2024年马英九先生在纪念黄花岗起义的时候,提到了在黄花岗牺牲的台湾人名字,其中有一个是许赞元。笔者第一时间提醒媒体朋友,许南英的第二子许赞元不是“七十二烈士”,他是幸存者。

  1910年许南英写下“次儿叔壬东洋就学书此勉之”长诗,指其成童入军界,尔志亦云锐。军界本光明,胡为忽阴翳。为友不平鸣,忽受人排抗日,脱然出军界,前功随水逝。男和志四方,东洋事游艺……国步正艰难,及时勤策功……”。

  其实,许赞元去日本不是去念书,而是投身革命。1911年农历三月黄花岗起义失败,林怀民、许赞元以及海沧青礁陈家的一位子弟等不幸被捕。林怀民等被杀,而许南英、陈炳煌等人全力营救,许赞元、陈家子弟得以释放。许南英让许赞元放弃从军的梦想。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已在广东担任官职、教职的许南英不得已带领全家迁居到福建,许南英有“我家正漂泊,宦海无根柢”的感慨。1911年黄花岗起义之时,许南英尚不知自己的儿子就在起义军之列,他曾写下《纪事》诗一首:“南郭双门伏杀机,将军英武果能飞。金弹霹雳轰从骑,赤血淋漓渍战衣。不肯累人伤大德,尚能杀敌奋余威。顽民太息头颅贱,何苦甘心视死归”。但是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们都已经与清廷走到了对立面,许南英终于放下大清最后进士的身段,于1911-1912年暂居“海沧墟”“石美黄氏别庄”“管厝巷”。“海沧墟”地点极可能是现在芦塘或莲塘陈家在附近的住宅里。此时的许南英长子许赞书加入同盟会,曾为厦门同盟会的会长,次长参加黄花岗起义,四子许地山也有可能在此时已在广州的官宦学堂加入了革命者的队伍。1911年留在石美教书的许赞元于11月17日漳州光复时,作为福建军政府南部分府安抚官员前来漳州维持稳定。同期曾组织百名学生兵支持辛亥革命漳州起义,1915年参加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参加中华革命党,设法筹运枪枝弹药,说明了许南英家族在20世纪初时代大变革中站到了革命的行列中。

  图片说明:海沧莲塘陈氏祠堂

  2、许南英、许地山在福建乡村的足迹

  1911年间,许南英与老友黄仲琴、沈琛笙等一同游览漳州南山寺、开元寺。在海沧居住的时间里,1912年许南英与陈家子弟、学校老师陈畹蘭一起泛舟海沧湖,参访莲塘别墅里的西洋式花园,并写下“莲花洲小山”一诗:“此山何处来,东西空依傍。特地矗芙蓉,屹然小屏嶂。主人也不俗,经营费意匠。……”;写下“借沧海居冬夜寐口占”诗:“起看残月寒无声,卧听回潮怒有声。子丑寅时酣睡足,碧天何事尚迟明”以及“壬子午节前一日与莲塘学校陈畹蘭教员并陈其纯诸昆季放舟沧江”长诗。

  因为“借海沧居”近市集,不宜长居,许南英故率家人移居20公里地之外的石美黄氏别庄。黄氏是石美的大姓,在北门、东门(东门社篁坑黄氏大宗)、南门有黄姓大小宗祠好几座,其中靠近漳州河口的几组传统闽南红砖民居,是东门社的黄氏集中居住地,极可能是许南英曾经旅居过的地方,此处在石美街(BASAR)的南面,闹中取静。当然也有可能居住在北门、南门黄氏家族的房屋里。南门黄氏在清雍正年间建有一座贞洁牌坊,由台湾府学教授祈门知府黄开业题字。

  1911-1912年旅居石美期间,许南英与朋友们一起访江东桥、竹溪寺、开元寺、圆山等地。《江东桥》一诗赞江东:“排空雄石势岧峣,百丈横江走老蛟。汀水入溪归一束,漳江出海第三条。名儒学舍今零落,野老乡村更寂寞。远望万松关下路,战云愁惨未全消”。1912年中许南英在抗日失败后离开台湾17年之后曾短暂访台,与台湾南社同仁相聚。眼看故居窥园已被日人占领并开辟成马路,族人不得已寻找新的住处,而他亲自种下的两颗梅花被日军移植出去死掉,写下“忍死依然是汉臣,独全一节受诸辛”的诗句(《苏属国》,1912)。

  3、落花生精神在闽台的孕育与传播:1911年以来许南英、许敦谷、许地山与霞阳小学、石美小学、龙师附小的教书育人往事

  许南英、许地山家族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许南英除了在广东、福建担任乡试官、县官之外,大多数是传统知识分子的样子,与地方儒士、绅商有广泛交流。许南英与莲塘学校教师陈畹蘭的交往,应该起于1911年暂居海沧阶段,他曾经于1911年在《送陈桂林回漳州》时写道:“买山拟向丹霞住,风雨相期过往频”,透露出在漳州定居的想法。

  1912年春日在海沧的许南英前往霞阳小学(杨昭固创设于1904年,校名为霞阳中西学堂)第二任校长的马亦篯处,观其藏书,并住宿三日后归到海沧:“霞阳达海沧,苏岭贯其腹。昨自霞阳归,筍舆入林麓。……屋中何所有,图书千万轴。……花下自读书,甘为花之仆。……翘首望八荒,龙蛇满大陆”。九月许南英又到霞阳,与马辞别。他与陈畹蘭的交往中,写道:“友生机泼泼,兄弟乐怡怡。……茶香留渴口,莲味沁清脾。佳节逢明日,名山订后期”。正是与陈畹蘭的交游,1913年许南英让四子许地山跟随陈畹蘭师一起到缅甸共和学校教书。

  许南英爱兰花、梅花,也爱漳州的水仙花:“仙坂琵琶,满山开遍水仙花〞(《游圆山琵琶坂董仙祠》)。“黄冠玉质,异种流传英美日。仙坂琵琶,遥指圆山是妾家。春风一度,待送春归归故处?省识东风,又醒芳魂映日红”(《水仙花》)。清漳是许南英心中的宁静新家园,频繁见诸于其诗文中:“清漳山水多生色,印住衡山老寓公。食不累官今闵贡,舂甘赁庑古梁鸿。秋高欲送伊人去,世乱应宜我辈穷!相士半生今有几,昂头欲捣碎虚空”。

  以落华生笔名出名的许地山,是许南英的第四子,他在闽粤长大,直到1911年才长时间回到福建。他曾跟随父母亲在广州与阳江等地生活,是广州官宦学堂毕业生,1911年来到福建后,先在漳州龙海石码眉麓小学里与哥哥许敦谷一起在石码眉麓小学教书,1913年再跟随陈畹蘭先生远赴缅甸教书。1915年回到厦门,先与雾峰林家林朝栋六女林月森在厦门鼓浪屿订婚,然后在漳州英华中学与福建省立第二师范任教员并担任附小的主事,曾在漳州写下《荔枝谱》(未刊稿)。研究者认为,许地山后来以落华生笔名写的《落花生》应该写于漳州生活期间,而《落华生》也被收录在后来于1942年编的《龙溪新志》里面。

  二、关于加大闽台文化、历史叙事,为两岸融合提供文化新力的建议

  许南英、许地山在漳厦泉以及福州等地的活动情况,是两岸家族史的一个缩影,重新整理两岸家族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两岸文脉纽带的紧密性、丰富多样性远超我们的认识。它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有必要继续深化闽台文化叙事,让更多两岸民众了解两岸的历史、两岸家族的故事,带他们重新走进历史现场,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让两岸民众产生共鸣。同时,文化新叙事可产生新的文旅路线、文旅项目,甚至文创产品,在两岸交流中,形塑新的文化新力。

  1、目前乡村文化事业需要强化拓展性研究、论述与叙事。当下在新质生产力的探讨中,科技与文化新力获得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不过,笔者与厦门科技、文化社团的负责人交流,当下乡村振兴与两岸融合需要科技、文化各民间社团、科技文化等各行人才机制化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改变零时起意式、随机参与模式,最大程度地建立城乡民间社团、专业人士参与的模式、机制。在笔者对厦漳地区部分乡村考察中,发现传统民居得不到有效保护;年轻一代的村民对村史、文化了解不多;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缺乏精确导航式的介绍;闽台文化场所传统方式介绍多,新媒体、新科技应用少,场馆利用与开放率不高等问题;文化专业人才向乡村延伸与服务少。

  2、若干建议:

  一是在现有的镇、村级文化队伍、文化社会团体中进行闽台乡村历史连接的系统培训,通过物色村史文化宣传员、文旅产业特派员、乡村规范师,不断壮大在地文化志愿队伍;

  在现有上百支在闽乡村乡建队伍中,增加有深厚文化底蕴、熟悉闽台历史文化的专业人士,对于乡镇传统文化挖掘、活化利用、宣传推广均有不可替代的协助作用。

  二是活化利用老人中心、文化场馆、教育场所、传统宫庙等现有资源,拓展数字化、立体、常态展现力度。借鉴漳州龙溪小学、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将落花生品牌化、具像化、日常化的做法(地山书院、地山图书馆、落花生实践基地),培育更多的青少年认识闽台历史与文化。

  三是在当地文化介绍推介中增加台湾旅闽知识群体的诗词唱和内容介绍

  如许南英在1911-1913年在漳州写下几十首诗词,如果能在当地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在莲塘别墅、芦塘举人第的介绍里得到体现,那么会有更多的人了解闽台家族之间交谊故事。如海沧锦里村、青礁村两岸林家、颜家的故事等,建议在相关村口、文化中心、文物点增设路牌,介绍闽台交往的故事。

  三、结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总书记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态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除聚集原创性技术创新突破外,要重视拓展与凝聚与时代相适应、引领时代的思想与文化新力,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与目标“提质增效”,进而提高中华文化的韧性、延展性、拓展性。

  乡材振兴,需要文化新力(文化科技力,文化人力,文化传化创新能力等),为古老、传统的乡村催生出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中国乡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土壤与广阔市场,将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工作者,提供厚重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精神食粮,两岸融合、乡村振兴,离不开对共同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对两岸精神价值与文化联系的再叙事、再论述和展现,建构出两岸更紧密的文化纽带。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