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青年不认识岳飞?文化断层才可怕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网友评说      2021-10-08 10:52:48

163357209089213_P14194581.webp

163357209089213_P14194581.webp


  作者 刘新圆 台湾地区乐龄学习中心讲师

  吴淡如一句“学生不知道孙中山”,引爆课纲历史教育的论战,图为历史课本示意图。图片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吴淡如一句“学生不知道孙中山 ”,以及陆续有中学教师投书反映历史教育名存实亡,引爆了课纲历史教育的论战,炮火持续延烧到政论节目。这几天赵少康说郭台铭的女儿不认识岳飞,竟然遭到名嘴的围剿。有人很认真地翻初中课本,发现二上历史有写到岳飞,因而指责是学生不好好念;还有人说,郭台铭的女儿还没上初二,不知道岳飞很正常。

  那些指责学生没念好的人,其实是以偏概全了,因为并不是每个版本都有岳飞,学生是否读到,得凭运气,更何况在课纲规范下的课本,就算念过,也未必记得牢。

  根据现行岛内初中历史课纲,岳飞可能出现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国际互动 ”这个条目里。康轩版写了“靖康之祸 ”,然后是“金国持续南下,却遭遇宋将领岳飞等人的阻挡 ”,翰林则交代了宋室南迁,“幸赖岳飞等名将多次打败金兵,才免于亡国。 ”二者皆提供岳飞的《满江红》给学生讨论。至于南一版,则是完全不见岳飞。过去教科书里岳飞遭秦桧陷害,被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并且受审时露出背上的“尽忠报国 ”等故事消失了,当然也就不会知道“油炸桧 ”的传说。

  比起高中的中国史融入东亚史,初中的中国史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它侧重在中国对外的交流,因而中国本身的历史,特别是历朝历代的治乱循环,已经模糊不清。像与宋朝建立相关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结束半个多世纪的分裂,乃至其重文轻武、中央集权的政策,这些我们过去读得滚瓜烂熟的历史,现在都付之阙如。缺乏详细的背景,能否在看到寥寥几句岳飞抗金或者唱了满江红之后,感动而刻骨铭心,颇令人怀疑。如果学校选的课本碰巧是没写岳飞的,那就更不能怪人家没念了。

  很多人把焦点放在教科书上,却忽略了课本以外的影响。记得个人在小学时,曾跟着哥哥姊姊们一起读过以岳飞为主题的课外读物,从他幼年成长到带兵打仗,尤其是后来冤死的过程,印象极为深刻;电视剧也常上演宋朝对抗辽、金、夏等国的故事,连杨丽花歌仔戏都演过岳母刺字。由此可见,过去即使中学历史读得一塌糊涂,也很少人不知道岳飞;现在是即使中学历史考满分,也不见得认识岳飞。

  为什么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改过度否定记忆的重要性、强调以主题统整,固然难辞其咎,但政治力介入导致的去中国化,才是稀释中国史的元凶。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明明课纲一再把“略古详今 ”奉为圭臬。

  或许梦想着“台独建国”的人,巴不得把过去扫入历史灰烬,可是这又干中国史什么事呢?学好中国史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为什么非得把文化与政治混为一谈?日韩两国争相以三国故事做为电玩主题,我们的初中历史却把三国删了。

  这几年提到台湾文化,当权者最喜欢讲的就是“多元 ”,乍听之下好像很有包容性,但吊诡的是,“中国 ”却变成了禁忌。中华文化传统优势不但未持续发挥,反而被有意识地破坏。2015年侯孝贤改编唐朝传奇《聂隐娘》为电影,更有着大陆导演拍不出来的细腻,只可惜这空谷足音似有成绝响之势。

  不知道孙中山、岳飞,只是文化去中国化的冰山一角,潜伏其下的,是更广泛而全面的文化断层。再不挽救我们的历史教育,台湾文化的危机就不只是不认识历史名人那么简单了。

文章来源:《联合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